涪江奔流,诉说着市河东新区不断发展的足迹。波涛声声,见证着河东日新月异的征程。
2002年,市委、市政府明确开发建设市河东新区,这片昔日滩涂之地,在23年的时光中,破解了发展中的一个个难题,在多重约束中实现了有效突破,交出了一张张满意的“答卷”,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锚定蓝图
项目产业蓬勃发展
近日,在市河东新区永兴大道及管廊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作为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11.47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道路、给排水、综合管廊等工程,其中道路工程全长约4700米,综合管廊全长约1200米。目前,项目一标段道路施工已经完成80%,综合管廊安装完成45%,连接涪江六桥的月虹桥建设已基本完成,该项目一标段有望提前4个月具备通车条件。
近年来,市河东新区鲜明“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用好地方经济工作“3+2”统筹法,深入实施项目全过程效率革命,创新思维谋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全员招商引项目、争分夺秒推项目,将精心绘制的一张张“愿景图”,渐次幻化成一幅幅令人赞叹的“实景画”。
2024年6月18日,市河东新区管委会与江苏老虎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成立遂宁市虎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打造遂宁工业云数字中心。今年2月18日,遂宁工业云数字中心正式开业。目前,全市176家规上企业成功“上云”,落地407个上云产品,从技术对接到场景落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市河东新区大力实施数字经济“规划引领、完善机制、夯实基础、集聚产业、育才引智”五大攻坚行动,先后招引落地京东科技、颐高集团、金慧科技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促进电商视频、软件服务、科技信息等门类产业发展。目前,市河东新区数字经济企业达153家,核心产业年营收超40亿元,遂宁市河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市级数字经济产业园 。
此外,市河东新区抢抓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和促进“智改数转”的机遇,招引云天励飞等云计算、大模型应用企业,对接北斗伏羲等低空经济数字产业,成功开通全市首条无人机外卖航线,积极赋能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
引进来,同样也要留得住。市河东新区以服务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创新推行极简审批模式,以营商环境之优换企业发展之实,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品质升级
打造城市“会客厅”
盛夏时节,涪江两岸郁郁葱葱;热潮涌动,河东大地气象万千。生活在河东的人们由衷赞叹:“河东变了,变得更干净、更美丽、更宜居,现代化气息更浓了……”
近年来,市河东新区以“大手笔”完善城市更新,下足“绣花”功夫,从“细微处”点亮魅力城市,用一处处微更新,换来百姓们可感的“小美好”,转换成河东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河东一期的全面完成,到河东二期的全面加速,市河东新区的建成区面积由2012 年的 8.5 平方公里增加至2025年的21平方公里。城市建设不断拓宽、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持续攀升,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充分利用山环水绕的独特资源,依山而建,拥湖发展,塑造出“两湖、三带、一湿地”的盛景。先后建成16公里的城市公园绿化带,旖旎“永盛湖”、秀美“大观区”、绚烂“五彩之心”等成为全市人民心驰神往的网红“打卡地”。
——大力实施河湖连通,塑造“岛状发展、蓝绿交织”的城市形态,构建“开合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呈现“水城相融、产城一体”的水都盛景。
——实施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建成面积占比达 89%。统筹山水林田湖“大海绵”系统与地块“小海绵”单元,构建“一心三带四廊”生态格局,营造山水城交相辉映、人境业和谐共融的公园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遂宁市河东新区二期城镇详细规划》等3个片区详细规划和仁里城市更新等2个专项规划。
——加快打通“主动脉”步伐,完成东平路北延,快速推进永兴大道、芳洲北路建设,二期“六横六纵”道路骨架正加速成形。
引客入遂
营造文体旅商消新爆点
环境美、产业兴、布局优,求职者、游客纷至沓来。23年间,市河东新区人气聚起来,烟火气也旺起来,大型商圈、各类大型文旅赛事、活动密集落地河东。
“遂银之夜”2025“超级音浪”明星演唱会
5月1日晚,市体育中心灯光璀璨,人头攒动,“遂银之夜”2025“超级音浪”明星演唱会激情开唱,为广大歌迷奉献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据统计,该演唱会吸引观众2.65万人,市外游客占比61.4%,带动全域综合消费约5400万元。
演唱会火热开唱,杂技艺术激发新活力。“五一”假期,遂宁市杂技团2025《出彩遂宁》返乡驻场演出在河东仁里剧场精彩上演,可容纳近千人的遂宁市杂技团驻场演艺中心座无虚席。
今年端午期间,遂宁万象汇正式开业,消费节、烟花秀等20余个配套活动,累计吸引客流量68万人次,总销售额超3500万元。
城市环境的持续向好,也吸引了大型体育赛事落地河东。
遂宁观音湖马拉松暨跑遍四川(遂宁站)、2024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遂宁站)、2024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暨“雷速杯”川渝大众田径公开赛暨2024 田径大众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接踵而至,成为河东“引客入遂”的突破口,以赛促旅、以赛带商、以赛彰文的文体旅商消融合发展形成赛事消费新场景,提高了赛事活动增值服务,促进游客“留下来”、消费“活起来”、城市“热起来”,点燃城市“烟火气”。
近年来,市河东新区围绕打造继成渝之后的演艺赛事“第三城”目标,以观音湖旅游度假区为载体,紧盯音乐经济、赛事经济、水上经济、节庆节会经济、商圈经济等“五大经济”,构建“1+3+N”活动举办体系,千方百计打造爆点、做大流量。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观音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国省名片。2024年,市河东新区举办S2N水上音乐节等重大活动100余场,接待消费客群超350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30亿元以上。
从观光到体验,从看景到入景,更新迭代的文旅营销新打法,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样化、高品质需求,进一步唱响城市、做热人气、做旺商气。
心系百姓
民生福祉更殷实
教育关乎发展、关乎民生、关乎未来。
连日来,在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图书馆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160余名工人分布在各区域有序作业。“预计今年9月图书馆可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明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后,将实现藏书100余万册。”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利泓苇说。
2023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一期建成并首批招生,一座大学城拔地而起,实现了遂宁人民多年的本科大学梦。截至目前,该校区在校学生4900人,今年计划招收3000人,秋季学期校区学生规模将达到8000人左右。
近年来,市河东新区不断优化教育布局,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先后改扩建公办学校9所,创造了298天建设一座现代化学校的“朝阳速度”,新增学位(含普惠性学位)2万余个,构建起了从学前教育到老年大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育人体系,全力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群众健康有效守护,社会保障有效兜牢。市河东新区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成绩是最好的证明:全区学校全面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孩子们在学校学得更开心、吃得更放心;慈卫中心数字化门诊建成投用,名医专家常态化坐诊基层卫生机构;加快打造为老助餐示范点、为老服务驿站,建成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点,“一老一小”事业蓬勃发展;持续擦亮“遂心阿姨”“遂州微创园”就业创业品牌,积极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就业创业惠企惠民相关补贴,帮助就业者平稳就业;芳洲别院、钟灵毓秀、学府家园竣工接房,1.16万余人喜获新居;坚决扛牢党政同责责任,深化平安河东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动城市宜商化、宜游化、适青化改造,着力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区”;加快建成人才发展中心和人才公寓,出台《人才二十条》、外地求职人员免费住宿等政策,联动高校搭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交流平台,让更多大学生和高素质人才留在河东、扎根河东、建设河东。百姓幸福指数逐步提升,辖区内各类学校、医院、银行、公交、市场齐备,食宿、娱乐、运动、休闲配套完善,基本形成了“15分钟生活圈”。
一路高歌,勇毅前行。站在建市40周年的历史节点,市河东新区正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上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展望新时代
市河东新区党工委书记潘化荣:
着力打造品质河东
实力河东活力河东幸福河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遂宁建市四十周年的关键节点上,市河东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拼经济、搞建设、惠民生,向新而行、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品质河东、实力河东、活力河东、幸福河东,加快建设“高品质宜居活力区”,为全市奋进两千亿贡献更大力量。
打造“品质河东”。坚持“南活中优北兴”全域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城市管理能力创新,树牢“统一规划、点状开发、产业先导”理念,深度串联“一寺五里”,强化景点联动,深挖在地文化,丰富产业业态,让新城更“靓”。打造城市慢行系统,以“透景、增彩、利商、便行”为导向,改造提升五彩缤纷路,系统盘活提升五彩之心,持续繁荣万达等核心商圈。大力推动河湖联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川师大遂宁附属中学等民生项目,以产业引领河东二期有序开发,把人气提起来、商气带起来,真正建成遂宁城市综合主中心。
打造“实力河东”。坚持实业兴市强根基,用好“3+2”地方经济工作统筹法,聚焦项目“谋、争、引、推”全流程,全力推动项目数量、质量、体量“三量齐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1331”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发展建筑业,加快发展数智科创、专业服务、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繁荣发展文体旅商、医康养教、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打造“活力河东”。努力当好“引客入遂”急先锋、排头兵,千方百计打造爆点、提升魅力、吸引人气,推动文体旅商消融合发展,抓好音乐、赛事、水上、商圈、节庆节会“五大经济”,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打响S2N水上音乐节等赛事活动品牌,实施水上俱乐部等10个重点文旅项目,打造永盛湖音乐营地等消费新场景,力争2025年筹办文体赛事活动100场以上、接待游客420万人以上、拉动消费35亿元以上。加快“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打造一批“空中消费”新场景,搭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交流平台,让更多青年人热爱河东、扎根河东、建设河东。
打造“幸福河东”。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出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新一百条”,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加强成遂、绵遂教育结对合作,加快推进遂宁八中改扩建等项目,推动普教、职教共同发展。积极推动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入驻河东,提升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加快交付仁里D、E等4个安置小区,深化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提升托育服务品质,用心用情守护好“一老一小”。用好一线网格响应机制等创新经验,完善“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让群众获得更多“家门口的幸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媒体记者 姜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