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农气

凝聚人大力量 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来源 : 遂宁新闻网

发布时间 : 2025-07-11 15:18:35

6月22日晚,遂宁市体育中心内人潮涌动,3万余名观众聆听金曲传奇演唱会。这场演唱会在刷新我市演艺市场纪录的同时,以“音乐+文旅”的创新模式助力遂宁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文旅深度融合是激活城市文化生命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前不久,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对全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行系统部署。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主责主业,不断深化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立法、监督等职能,依法履职尽责、汇聚合力,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助力遂宁打造成渝地区演艺赛事“第三城”。

  法治赋能

  支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7月,观音湖旅游度假区,成片的荷花竞相绽放,碧叶连天、粉荷摇曳的美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今天专程从成都开车来遂宁看荷花,傍晚在观音湖湿地公园散步非常惬意。”拿出手机定格眼前的美景,游客郑琳俐笑着说。

  生态之美,离不开法治之力。近年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先后出台多个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全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19年9月,《遂宁市观音湖保护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获得批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遂宁首部关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规定了观音湖保护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公众参与的原则,进一步擦亮美丽河湖生态底色。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完善停车配套服务是关键环节。去年,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遂宁市城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管理条例》,涉及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详细定义、设置要求、便民措施、智慧化管理平台应用等,并对停车场的备案管理、责任要求和违法行为进行规定,以规范停车收费和服务秩序,有效缓解停车难,打造主客共享的友好型城市。

  2020年9月,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遂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总结遂宁在长达11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历程中形成的文明城市创建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并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场所吸烟、车辆乱停乱放、犬只扰民等不文明行为,以及与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促进文明行为养成,将文明细节融入游客体验的每个环节。

  监督助推

  释放文旅深度融合新动能

  监督是人大工作的“利器”。

  近年来,遂宁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构建“调研破题、建议落地、监督问效”全链条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民情民意转化为文旅发展的“实景红利”。

  在人大监督下,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做强假日经济、周末经济、夜间经济,结合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城市公园业态植入,打造出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射洪市广兴镇双江村、安居区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市河东新区天幕里等特色消费场景。发挥文体旅打头阵作用,2025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遂宁站、中国文旅名城骑行乐游大会四川遂宁站、2025川渝滨水休闲钓鱼大赛等赛事接连举办。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久久为功的任务。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遂宁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摸底,会同专家把脉问诊,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发挥人大职能作用,高质量助推文物保护利用。

  大英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重点监督议题,定期组织视察、调研、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先后深入相关县直部门和蓬莱、回马、卓筒井、隆盛、象山等镇乡及部分文化遗产项目单位,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以人大监督效能,助推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遂宁积极推动桃花河遗址考古挖掘,编制完成《射洪市桃花河遗址公园旅游发展策划》,重点实施国保单位广德寺文物消防、饶益寺文物消防、射洪市书画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玉京观排危等文物工程,完成国保单位宝梵寺安防工程、省保单位常乐寺后院修缮工程等项目。与此同时,扎实推进文物普查。截至今年1月中旬,全市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575处,三普文物复核率达100%,系统填报2418处,新发现文物71处,四普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从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到强化监督推动落实,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际行动助推“引客入遂”战略落地见效。“接下来将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协助市人大常委会督促市政府切实抓好‘引客入遂’工作。”市人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旅游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代表聚力

  助推文旅深度融合提档升级

  “如何继续提升景区人气?”“哪些硬件设施需要优化?”近日,安居区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人大代表之家内,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共谋农文旅融合发展“金点子”。

  自2022年创建以来,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人大代表之家聚焦乡村振兴中心任务,围绕区委“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低碳赋能共同富裕”发展定位,通过代表进“家站+园区+产业+项目+运营”的方式,线下分社入户全面宣传党的声音、收集群众意见,线上全面展示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的生态美景。据统计,该代表之家已收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204条,实施民生实事票决制项目2个,带动就业务工1万余人次。

  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服务群众、建言献策、助力治理、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深挖特色旅游资源,延长文旅融合产业链,做优文旅服务环境,为全市文旅创新发展“把脉开方”,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激活文旅创新“一池春水”。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始终是代表热议的焦点——“合理利用水面、岛屿、岸线等资源,提升犀牛堤、临仙阁等水码头,形成出门可达的水上运动基地。”“综合运用遂宁浅丘森林、中环线、农环线等资源,建设越野跑、自行车等基础设施,开展相关赛事。”“注重培育本土品牌,助力遂宁打造继成渝之后的演艺赛事‘第三城’。” 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及闭会后,崔清、潘文龙、黄容等9名市人大代表(其中2名附议)提出7件关于文旅方面的工作建议,让文旅有“热度”更有“品质”。

  如今的遂宁,演艺赛事好戏连台,生态画卷诗意栖居,八方游客络绎不绝,文旅深度融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再启新程,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建议“提、办、督”精准发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确保“建议清单”变为“成效清单”,助力遂宁打造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内陆海滨城市”,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蔡刚 段守科 刘文诗 全媒体记者 赵运霞)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