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

葡萄采收后的管理误区及施肥

来源 : 安徽农网

发布时间 : 2025-09-01 09:50:12

        病虫害防治常见误区
  误区一:葡萄采收后不使用农药
  错误认知:葡萄采收后,病虫害防治工作常被忽视,部分种植者认为此时无需再进行防治。
  错误原因分析:葡萄采收后,需保证大部分叶片健康完好——健康叶片是枝条充分老熟的关键,同时能为枝蔓和根系积累养分;此外,采收后开展病虫害防治,可显著减少病虫越冬基数,为次年病虫害防控奠定良好基础,是全年防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f0b325a223594f979598ae12212f1350.webp
  正确做法:所有葡萄园均需在采收后开展药剂防治,需结合园区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治措施与药剂选择。
  误区二:晚熟品种采收后未采取防护措施,导致叶片过早脱落
  错误认知:认为晚熟品种采收时间较晚,采收后已无充足时间采取防治或保叶措施。
  错误原因分析:叶片脱落前2个月左右,是葡萄根系快速生长期。这一时期根系的健壮生长,既是提高植株抗冻能力的基础,也是次年葡萄长势健壮的重要保障;同时,采收后仍是减少越冬菌源、虫源的关键窗口期,需根据果园实际情况及时干预。
  正确做法:需结合当地气候、园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在葡萄开始成熟时提前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保障叶片后期生长安全;葡萄采收后,应立即喷施1次铜制剂,既能保护叶片不受病害侵害,也能有效减少越冬病菌数量。
  二、采收后科学施肥:优先选用硝酸钾
  硝酸钾是一种优质化肥,在作物所需的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中,硝酸钾含有氮和钾两种核心营养成分,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施用方式灵活——既可叶面喷施,也可结合滴灌、渗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还能作为基肥使用。
  硝酸钾施入农田后,养分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与氯化钾、硫酸钾等钾肥相比,其在土壤中不会残留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能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的成分。尤其在大棚葡萄生产中,使用硝酸钾更为适宜,有助于延缓棚内土壤盐渍化进程,保护土壤耕作层结构。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