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养虾四观察防病有妙法

来源 : 水产门户网

发布时间 : 2025-04-01 14:45:35

    养虾的重点在于预防虾病。而虾病的预防又取决于日常的观察。通过对池水透明度、水色、虾体外观及其活动状态的细心观察,发现异常;8694a4c27d1ed21bc7c9831c636379cf50da3fe4.webp及时采取对策,可有效地预防虾病的发生,把握虾病防治的主动权。

 

    1、观察透明度

    养虾期间,池水的透明度一般应掌握在30~40cm。当透明度低于30cm时,应停止施肥,并适量换水;当透明度高于40cm时,说明浮游生物太少,应适当施肥。

    2、观察水色:

    养虾池的水色是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表现,水中含有丰富的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时,水呈浅褐色或黄褐色。

    如果水色不正常或有异味,表示池水不正常,如:池水变成乳白色,是池内藻类大量死亡细菌大量繁殖所引起;水色呈红褐色或鲜绿色,并伴有严重的鱼腥味,可能由甲藻类或蓝藻类的过度繁殖引起。

    刮风时池塘水面出现很多泡沫,说明水中溶解大量有机质。池水受到风吹或轻搅就能产生臭鸡蛋味,说明池底残饵过多,产生过量h2s。针对上述情况,千是要清除过多的藻类;二是清理残饵、死虾、死鱼等有害物质;三是去掉部分含有机质过高的淤泥,并注入含氧丰富的新水。

    3、观察虾体色

    虾体鲜亮,活动灵活,受惊后弹跳反应迅速,为健壮活泼的表现。虾体大小不匀,相差较大,可能是投饵不足或方法不当所致。虾体发红或发白,壳变厚且颜色变暗,或体表附着物多,鳃部发黑,肠道弯曲,行动缓慢,反应不灵敏等都是生长不良或病态的表现。应对方法主要有:放养大小一致的健壮虾苗;投饵要均匀、适量;要及时换水和用药防治。

    4、通过观察活动状态防病

    正常情况下,虾昼伏夜出,白天多匍匐于水底或潜入泥沙中,仅在摄食时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如白天虾成群结队地沿着池边有序地游动,可能是投饵不足,饥饿的表现;虾在水面下10~1.5cm处不规则游动,多是由于池水缺氧引起的暗浮头;虾产生“炸池”,可能是有害鱼追捕;虾白天在水面或池边游动,并发现死虾,可能是生病,或水环境不适,池水中毒物过多引起。投饵不足要适当多投优质饵料;缺氧应及时开动增氧机增氧或换水;有害鱼类危害要及时捕杀;对有毒物质要及时清除,并对虾病及时用药防治。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