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要闻

冬日凉山“丰”光无限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5-01-14 09:14:30

会东牛油果。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邓朝 文/图

    隆冬时节,广袤的凉山大地透露着蓬勃生机,冬日暖阳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点缀在田间地头、街镇市场。

    近年来,依托多种类的农特产品,凉山州着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不断提升“大凉山”符号产品在全国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从就业创业到乡村振兴,再到农文旅融合,一条崭新且宽阔的大道正在敞开。

    冬日农产丰收忙

    走进冕宁县里庄镇全阁村,田间地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边坡上,村民们在地里边锄边刨,一个个胖乎乎、圆滚滚的土瓜顺势“破土而出”。沿着大山蜿蜒而建的机耕道上,等候运载的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排起了长队。

    张先生一直在复兴镇集市上做水果生意,已经连续三年在里庄镇采购土瓜了。据他介绍,里庄土瓜脆甜细腻,在市场上格外受欢迎。每逢复兴镇赶集日,一货车的土瓜就会卖掉一半。

    据了解,从2019年开始,里庄镇就开始种植土瓜,最初只试种了200来亩,却获得了意外的收益。于是,2020年起,以全阁村、经营村为主的村庄开始大面积种植。如今,种植土瓜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刚开始种植土瓜的时候,因为交通桎梏,尽管村里的土瓜品质很好,但难以运输到外地销售。产业路畅通后,“里庄土瓜”的招牌开始打响,经销商穿山越岭蜂拥而至。地里的“土疙瘩”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元宝”,“里庄土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从以冕宁县农业农村局为主要力量的农技培训,到乡镇干部上下忙活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地为里庄镇土瓜产业的发展壮大注入动力。

    2024年年初,有村民反映部分地里的土瓜出现外皮畸形疙瘩、果肉内部有褐色小孔的情况,冕宁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迅速组织专家进入里庄“问诊”,并送样至西昌学院攀西植物医院被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病。不久后,西昌学院攀西植物医院师生赴现场调查防控豆薯根结线虫病,并制定了详细的田间药效试验方案。

    2023年,全阁村一组村民朱成明一家仅一天的土瓜收成量就在1万斤左右。村里人,你帮我,我帮你,满背篓的土瓜络绎不绝被背下山。2024年,因为病虫害防治及时,各家产量不亚于上一年。11月,冕宁土瓜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品相好、口感佳的土瓜受到群众喜爱。

    产业跃升谱新章

    迎着冬日“丰景”,走进会东县铁柳镇牛油果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位于半山腰,占地1500亩,葱郁的果木闪耀着旺盛的生命力,创造着“绿色奇迹”。

    1980年,会东县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引进牛油果,牛油果与凉山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5株牛油果树,到现在已是漫山遍野。2019年,会东县的牛油果产业发展进入提速期,在淌塘镇中坪子村建设牛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3100亩,该园区2023年已实现初挂果2000亩,2024年产量达到300吨,产值约1000万元。

    在会东,牛油果种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助力乡村振兴和村民增收。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建成牛油果基地10700亩,其中,老君滩乡种植800亩,大崇镇种植5000亩,淌塘镇种植3100亩。

    在各乡镇中,铁柳镇牛油果现代农业园区的种植规模不算最大,但因为地理位置独特,河谷平地的土壤条件为牛油果根系的生长提供养分。而且人们在水果种植、管理和销售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使牛油果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在铁柳镇人面前,和以前种植小米蕉、芒果一般驾轻就熟。同时,因为铁柳镇靠近县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让铁柳镇产出的牛油果无论是在产品销售,还是市场拓展上都更具竞争力。

    2023年,铁柳镇牛油果现代农业园区的1500亩牛油果树完成苗木定植,2025年进入挂果期,预计亩产1吨,预估年产值3000万元。2024年,园区套种的500余亩贝贝南瓜也喜获丰收,产值达150万元。

    农文旅融合焕生机

    2024年冬,盐源苹果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走进盐源坝子,沉甸甸的苹果缀满枝头。这一丰硕成果凝结着盐源果农们一年来的辛勤汗水。其实不仅仅是冬季,近年来,盐源县不断丰富苹果品种体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一应俱全,销售期从每年7月一直延续到11月,大大延长了市场供应周期,也为果农们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走进卫城镇大堰沟村的苹果种植区,这里处处呈现出一片忙碌而又欢快的景象。村民们置身果园采摘,一箱箱色泽鲜艳、果香四溢的苹果被装箱运往全国各地。大堰沟村种植苹果已有40余年,是盐源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先驱之地。为了进一步提升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自2021年起,大堰沟村积极探索,全力推进果品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推广矮砧密植栽培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还优化了苹果的口感和外观品质,使得盐源苹果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盐源县借助托底性帮扶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在坝区开启了定笮农文旅、十里山水农文旅等项目。项目将县城周边3个乡镇6个村巧妙地串联在一起。丰富的采摘体验、特色的餐饮民宿、独特的乡村视角……多业态模式,让沿线广大群众受益,吃上了“旅游饭”。

    其中,盐源县十里山水农文旅项目备受瞩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规划范围涵盖9.65万亩土地。该项目以“农业+”为鲜明特色,深度挖掘村庄的各类资源,将特色旅游项目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致力于打造一条以城带乡、以产促农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为盐源县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添彩。

    大堰沟村作为十里山水农文旅项目的核心区域之一,肩负着推动盐源苹果产业迈向更高台阶、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使命。截至目前,该村已成功完成 1000余亩苹果矮砧密植示范基地的改造工作,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方案也已完成设计,乡村旅游线路的规划、半山民宿的建设等相关谋划实施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盐源苹果产业的广阔前景和潜力,纷纷回到家乡转行创业。盐源苹果产业被注入了新鲜血液,花椒、核桃等其他特色农产品也搭乘“苹果顺风车”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