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口澳大利亚鲜食苹果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此前出于对果蝇问题的担忧,2010年起,中国只允许进口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种植的苹果。
公告显示,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包括昆士兰实蝇、地中海实蝇、苹果蠹蛾、苹淡褐卷蛾、苹果绵蚜、美澳型褐腐病和果壳色单隔孢溃疡病菌。
塔斯马尼亚州依然是地中海实蝇和昆士兰实蝇非疫区,输华苹果果园须建立监测诱捕系统,并维持该州现有的非疫状态。如发现地中海实蝇或昆士兰实蝇,澳方必须在48小时内通知中方,并立即启动国家疫情应急行动计划。疫情地区须暂停苹果出口到中国,或按照中方认可和批准方法进行除害处理。
澳洲大陆为实蝇发生区,其中地中海实蝇仅在西澳大利亚州有发生,昆士兰实蝇仅在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有发生。输华果园须由澳方或其授权人员从开花期至采收期对实蝇进行目视检查或诱捕器监测。
在加工和包装过程中,苹果需进行挑选、水洗、分类和分级,以确保不带昆虫、螨类、烂果及枝、叶、根和土壤等。加工过程中需剔除有缺陷的果实,并使用采后杀菌剂处理。
实蝇发生区(即澳洲大陆)的输华苹果须针对实蝇采取冷处理。产自西澳大利亚州的输华苹果应针对地中海实蝇实施冷处理,指标为:1°C或以下(果肉温度),连续处理16天或以上;或2.1°C或以下(果肉温度),连续处理21天或以上。产自西澳大利亚州以外的澳洲大陆输华苹果应针对昆士兰实蝇实施冷处理,指标为:3°C或以下(果肉温度),连续处理18天或以上。
澳大利亚苹果长年依赖国内市场销售,且高度集中于Coles和Woolies两大超市体系,议价能力极低。获得中国市场准入后,苹果种植者迎来了摆脱超市巨头的绝佳机会。
2023/24产季,澳大利亚苹果产值超6.8亿澳元,产量近30万吨,90%的产量都来自大陆地区。尽管有一些种植者希望在明年2月收获后马上出口,但大多数种植者仍然需要对品种和品质进行调整,预计明年5月起展开出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