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 (Tchang, 1930)地方名:大花鱼、豹纹花鱼。鲤科鲈鲤属的一种鱼类。生活在中国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流域,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吞食其他的野杂鱼类为食,被称为金沙江中的"老虎"。
金沙鲈鲤是云南名贵的珍稀特有土著鱼类,具有极高的经济、美食、营养、科研价值。
金沙鲈鲤常见体重0.5-1公斤,最大达15公斤。肉可供药用,有祛痰、止血、镇静的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等症。
拉丁学名
Percocyprispingi(Tchang, 1930)
别名
大花鱼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目
鲤形目
亚目
鲤亚目
科
鲤科
属
鲈鲤属
种
金沙鲈鲤
分布区域
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支流
保护级别
收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营养价值
( 肌肉鲜样含肉率为79.93%,蛋白质为18.22%,水分为78.77%,灰分为1.15%,粗脂肪为0.93%,胆固醇为88mg/100g。肌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干重的89.69%;鲜味氨基酸占干重的32.51%,占氨基酸总量的36.25%;必需氨基酸占干重的38.47%,占氨基酸总量的42.89%;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占干重的43.8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为87.7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1.39,符合FAO/WHO标准。肌肉中K含量最高,为362mg/100g;Ca含量为35.30mg/100g,P为222mg/100g,Ca∶P为1∶6.28。肌肉7种脂肪酸中,3种饱和脂肪酸总量(SFA)为28.22%,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为71.75%,以UFA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为44.28%。表明,金沙鲈鲤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优质食用珍贵鱼类。)
鉴别特征
鲈鲤(Percocypris 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
体略侧扁,头较大,前端较尖,头背面平而宽,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上位,斜裂,下颌突出。须2对,吻须略短于颌须。鳃裂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背鳍刺弱,后缘具细齿。鳞较小,胸、腹部鳞更小,浅埋皮下,侧线略下弯。体背面青灰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因此联成体侧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
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则在敞水区水体的中上层游弋。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门猎食小型鱼类。3冬龄鱼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6月间,产卵地点都在上游的急流水中。
生活习性
生活在中国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流域,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吞食其他的野杂鱼类为食,被称为金沙江中的"老虎"。产卵时间为每年的2~4月。
地理分布
长江上游流域干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