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基地里除草施肥。
□陈韦琴 曾内永 朱锆 安辉 文/图
连日来,在普格县北部的特口村,村民们在刚落成不久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里除草施肥。
特口村距县城29公里,多年来,村民们习惯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传统农作物,因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品种效益低下,村民收入一直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今年3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利用当地土质优良、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且交通便利的优势,统一流转连片土地,发展大棚和露天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在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的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特口村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第一期种植面积为60亩,主要种植番茄、青椒、茄子等11类本地品种。”特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安辉介绍,基地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全力打造一个绿色、高效、生态、健康的蔬菜种植基地。
为确保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实现开门红,特口村采用“支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运营模式,由村委会负责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设计规划基地种植项目。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统一销售,从而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技术和销售问题。而泸州市龙马潭区专项援彝帮扶资金和中央、省、州、县各级新型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相继投入,也为产业的前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这也进一步增强了村民对发展前景的信心。
如今,第一期种植示范基地里的蔬菜长势喜人,青椒、番茄、豆角都已经开始挂果。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将呈现出琅满目的丰收景象。
“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来确保蔬菜的销售。首先是采取订单方式,供应到全县各单位机关食堂,为职工干部提供健康又营养的新鲜蔬菜;其次是与县农投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各中小学食堂提供安全又放心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同时我们还将蔬菜批发商签订销售协议,销往省内大型绿色蔬菜交易市场。”安辉表示,“争取今年实现开门红,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红利,提振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特口村将继续开展蔬菜种植,优化种植模式和品种,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共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