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要闻

从“过路歇脚”到354万人次追捧 ——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解锁交旅融合新路径

来源 : 北纬网

发布时间 : 2025-10-11 10:51:21

从“过路歇脚”到354万人次追捧

——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解锁交旅融合新路径

 

 

航拍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全貌

88万辆车流量、354万人次人流量,同比增幅双双突破19%,非油业态营收逆势上涨10%——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以下简称:天全服务区)作为交通运输部全国首批、四川唯一入选的“平急两用”(平时服务民生、急时保障应急)高速服务区试点项目,自今年7月1日开放运营以来,截至10月9日国庆中秋假期收官,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交出了这份亮眼答卷。

天全服务区也是全省首个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这个服务区正打破传统服务区边界,从单纯“过路歇脚”蜕变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让“交通畅行,旅游畅心”的愿景照进现实。

国庆中秋假期,记者走进这个全国知名的高速公路旅游打卡地,探寻其如何以创新模式激活交旅融合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破界蝶变

从“补给站”到“文旅客厅”

“没见着高原雪山,倒先触到了川西的魂!”10月5日,重庆自驾游客王瑞华刚驶入服务区,便对着入口处的“318此生必驾”地绘不停拍照。

作为全国首个大熊猫与G318双主题服务区、国道318线入藏门户关键节点,这里早已跳出“加油、吃饭、如厕”的传统框架,成为旅人踏上川藏线后心照不宣的“首个仪式感停靠站”。

“双节8天假,服务区揽客45.89万人次,客流同比暴涨58.33%,单日最高接待超7万人次。”蜀道服务区公司川西川南运营中心主任刘波介绍,这一数据创下历年国庆中秋双节客流量新高。

走进天全服务区,川西风情扑面而来。

川西美景展示牌前,游客围着“在路上,永远年轻”标语合影;大熊猫雕塑旁,游客排队打卡;地绘处,几只小狗被主人抱着凑出“打卡姿势”。人潮里满是“找点位、拍照片”的热闹,新鲜感藏在每个角落。

室内更是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得恰到好处。咖啡、炸鸡裹着都市烟火气;棒槌土豆、桥头堡椒麻鸡摊位前,食客排着长队,香气勾着小镇旧时光;穿藏族服饰的姑娘载歌载舞,草原的风、雪山的韵仿佛就在眼前。

“本想简单歇口气,没想到来到了‘小文旅城’!”成都游客黎强一手牵着8岁女儿,一手举着刚买的“318此生必驾”车贴,语气里满是惊喜。父女俩在大熊猫与318主题文创店挑了近百元纪念品,从钥匙扣到明信片,每样都印着川藏线印记。

“连细节都戳中自驾人,哪是服务区啊,分明是318线上的温馨客厅!”黎强的感叹,道出无数旅人心声——如今的天全服务区,早已不是匆匆路过的“驿站”,而是能让人慢下来、留下来的“文旅客厅”。

流量变现

从“网红打卡”到“目的地经济”

高速服务区打破物理边界,实现与周边城市、乡村和景区的深度融合,成为一个集交通、商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

“思经收费站一开通,天全服务区的‘交旅融合’才算真正打通了‘任督二脉’。”假期里,天全服务区负责人谢辉感叹道。

“我们要让服务区和周边资源‘串珠成链’。”谢辉说,思经收费站将联动服务区内的商业集群,开放的川藏公路博物馆、G318旅行博物馆、竹海渔乡博物馆等,构建“吃购娱乐憩游学”完整业态,推动传统服务区向“旅游目的地”转型。“最终目标是让游客‘停下来、住下来、玩起来’,实现从‘过路经济’到‘目的地经济’的质变。”

这一规划,恰好契合了天全县思经镇的发展需求。

紧邻服务区的思经镇,手握两大“王牌 IP”:省五星级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和省三星级竹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前者产出的鱼子酱稳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全球市场占比达14%;后者的天全竹笋畅销全国,是当地农民增收的“定心丸”。

“一边是全国首个大熊猫文化主题服务区,一边是享誉国际的天全鱼子酱,现在收费站让两大IP‘手牵手’,游客量肯定错不了!”天全县思经镇党委副书记梁红川难掩兴奋。据他透露,思经镇已成功创建“四川省特色小镇”,还围绕两大园区打造了“竹海渔乡”国家3A 级景区,为承接服务区的“流量红利”做好了准备。

如何把“流量”变“留量”?

天全县早有布局。思经河畔,天全县思经镇鱼子酱鱼肉加工项目正在建设,未来将开设旅游参观通道,让游客近距离见证“舌尖上的奢侈品”诞生;同时,中高端民宿集群加速推进,旅游配套持续完善,推动游客从“打卡就走”升级为“沉浸式体验”。

如今,一条从服务区到思经镇的“一站式”旅游动线已成型:在服务区感受大熊猫与318自驾文化后,驱车10分钟就能到“竹海渔乡”赏竹观鱼、品鉴鱼子酱、入住特色民宿。

天全服务区的“网红效应”,正逐步转化为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引擎”。

乡村振兴

从“一墙之隔”到“共生共富”

“思经收费站一开通,旅游大巴直接开到村口!”10月8日,天全县思经镇百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宗放指着新修的进村路,语气里满是感慨。

这个与天全服务区仅“一墙之隔”的村落,曾因交通阻隔“守着金饭碗饿肚子”,直到天全服务区的“平急两用”互通通道落地,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24年思经收费站动工的消息刚传来,刘宗放就嗅到了“商机”。他立刻牵头引进资金,把村里300亩荒坡地盘活,种上五月脆、半边红、蜂糖李三个品种的李子,还在树下套种中草药,搞起“立体农业+采摘体验”的新模式。

“从5月到8月都有鲜果摘,游客既能体验采摘乐,又能买新鲜果子。”李子园负责人曾军说。

李子园的红火,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希望。村民李洪军率先行动,在距离服务区仅1分钟车程的地方办起农家乐。假期里,他家院子天天座无虚席。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已有多户人家跟着开起农家乐,大家常凑在一起琢磨特色菜单、设计体验活动,抱团把乡村旅游做得更好。

眼下,百家村的“致富路”还在往宽的方向走。刘宗放正忙着争取资金,帮村民把农家乐升级——不仅要拓展住宿业务,还打算把村里的土鸡、竹笋、茶叶打包成“百家村特色礼包”,让游客“吃得开心、住得舒心、带得称心”。

思经收费站就像一条灵动的纽带,一头连着天全服务区的旺盛客流,一头牵着百家村的特色产业。

如今的百家村,李子园里游客穿梭,农家乐里炊烟袅袅,曾经的“边缘小村”,正借着交旅融合的东风,变成与服务区“共生共富”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烟火人间

从“产业融合”到“民生温度”

“以前在家种地,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服务区上班,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在天全服务区的一家小吃店里,百家村村民李娟一边麻利地打包狼牙土豆,一边笑着唠起家常。

如今在天全服务区,像李娟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本地村民不在少数——餐饮、零售、保洁等岗位中,本地员工占比超60%。

随着“交农文旅”深度融合,天全服务区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更成了雅安特色产品走向全国的“窗口”。服务区入口处,“G318 进藏的第一杯奶茶”的招牌格外醒目,这家藏式奶茶店的门庭总是格外热闹。

“我们的奶茶原料用的是雅安藏茶和本地奶粉。”店主龚川介绍,每逢旅游旺季,店里三款特色奶茶日销量能达500杯,不少游客还会打包几杯,带着“川西味道”继续赶路。

除了藏式奶茶,天全服务区里的“雅安元素”随处可见:大熊猫主题文创店里,印着318国道风景的明信片、钥匙扣成了热门伴手礼;特产专柜上,天全竹笋、腊肉码放得整整齐齐,思经镇的鱼子酱体验装也摆上了货架。

据统计,目前天全服务区内本地特色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35%,曾经“藏在深闺”的乡野特产,借着服务区的客流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从打破高速边界的开放式布局,到思经收费站架起的联动桥梁,天全服务区早已不是单纯的“交通驿站”。在这里,鱼子酱的“国际范儿”与农家乐的“乡土气”和谐共生,318自驾文化与大熊猫IP碰撞出火花;在这里,村民李娟有了稳定工作,店主龚川的奶茶火了,山里的竹笋、茶叶也卖出了好价钱。每一个普通人的笑脸,每一款特产的热销,都是“交农文旅”融合传递出的民生温度。

如今,天全服务区还在持续释放融合红利,用更实的带动力、更暖的服务力,实现了服务区从“歇脚点”到“动力引擎”的蜕变,再到“平急两用”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交通+文旅+产业+应急”路径,为全国服务区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