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新闻网讯(宋成均 李鹏春)日前(3月14日),记者走进龙头镇武宁寨村,这里的稻虾田里早已忙碌起来, “小龙虾”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撑起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伴着清晨的徐徐春风,养殖户罗文可正在稻虾养殖田里熟练地收起沉甸甸的虾笼,松开扎口的细绳,小龙虾便聚拢到一块,从笼口进入盆里,倒下来足有半盆。前些年他一直靠承包建筑工程营生,后来在政策的引导下,回乡开始养殖小龙虾,起初只饲养了40亩,净赚了10万元,尝到甜头后果断选择扩大面积继续饲养。
龙头镇稻虾养殖户罗文可介绍:选了这个行业干了这一年半,现在看起来几乎是稳定的了,简直没问题。
谈起转行小龙虾养殖,罗文可非常激动,也非常自信。自2022年开始试着养虾,从当初的4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余亩。今年正月初六开始卖成虾,目前已经收入50多万元。对于下一步的打算,他希望能和周边村民们一起致富,把小龙虾做成大产业。
龙头镇稻虾养殖户罗文可说:出去打工还不是几千块钱一个月,那么在屋边养虾一个人能挣十万块一年,夫妻两个能挣二十万,那么对整个家庭,完全可以生活下去。
罗文可养殖的小龙虾不仅产量高,个头也大,他现场向记者展示了一只重达75克的小龙虾。产业的兴旺离不开“稻虾共作”这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据了解,采取“稻虾共作”,稻田里的害虫、微生物为龙虾提供饵料,而虾产生的排泄物可以滋养水稻,更加有利于小龙虾的栖息和生长。
龙头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韦仕康表示:2022年以来,我们以全县实施省级鱼米之乡、川南早虾项目为契机,规划发展稻虾基地5000亩,2024年底达标,稻虾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近年来,龙头镇坚持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为抓手,紧紧围绕县委1136发展战略,统筹谋划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以长江上游名特优鱼、稻虾为重点的特色水产。目前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亩,产量达到390多吨,水稻产量2400吨,带动1800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助农人均增收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