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一年四季都能采到高品质茶青。尔古木三 摄
近日,喜德县茶香且拖景区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喜讯传来,为喜德这片美丽的土地再添一笔光彩,也昭示着喜德县将以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起点,持续强化农文旅融合,升级业态场景,勾勒出“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喜德县立足山地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经济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且拖产业发展思路,按照“两带、两园、三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茶产业发展潜力,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让这一片片小小的叶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璇
■立足生态培育好茶■
冬日清晨的且拖村,一垄垄茶树环抱山间、满坡青翠,连片的茶山飘出的茶香沁人心脾。
且拖村位于喜德县东部,距离县城7公里,老成昆线、孙水河穿境而过,“且拖”在彝语中是“台地”“高地”的意思,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为茶产业园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里算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了,应该有1960米左右,有很多同行到茶园来观摩,都说我们颠覆了种茶的海拔高度。”喜德县玛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小强说道。
据了解,且拖村这片高海拔有机茶产业园,也是大凉山腹地的第一片茶园。通常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气候湿润的丘陵地带,千米以上的高山茶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大约在海拔2000米,但是喜德县的茶树最高种到了海拔3000米,实属罕见。
唐小强表示,过去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种茶树,几乎想都不敢想,高原气候干燥,很多人认为茶树喜阴喜湿,在太冷的地方不易生长。但事实上,低温、缺水这两大不利因素在喜德县都不是大问题。且拖村海拔虽高,但纬度也低,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甚至比一些茶叶主产区还要高,所以温度反而是喜德县种茶的有利因素之一。
由于喜德昼夜温差大,春、夏、秋三季的气温波动不大,气温较平稳,所以这里一年四季都能采到“一芽一叶”的高品质茶青(茶叶)。在水源方面,茶园打破了传统种植方式,没有提沟培土,把茶树种在高处便于排水,而是挖沟覆膜,把茶树种在低处,保水保湿。
摘下一片茶叶放在手中揉捻,闻到的香气似乎比普通茶叶更加浓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苹认为,喜德县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昼夜温差大这一特点,有助于提高茶叶中的干物质,从目前的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来看,且拖村所产的茶叶品质非常不错。
■振兴路上茶叶飘香■
如今,在可视可感可喜的发展变化中,喜德县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脉络已愈发清晰。
自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喜德县抢抓机遇,依托资源禀赋,在各级帮扶力量支持下,在且拖乡且拖村试点打造“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示范新村”,分两期投入进行了重点打造。其中,一期投入资金2300万元,重点打造人居环境、生态治理、微田园建设、民族团结、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产业发展等,目前已全面完工,并建成投运1240亩的茶叶产业园区和1个茶叶加工厂。
“我们的茶叶最大优势在于春、夏、秋三季的品质都非常好,每斤能够卖到1000元。”茶园负责人说道。
事实上,茶园在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不少弯路。最初园区流转了周边村民的土地,种上茶树后再委托村民管理。但部分村民认为茶树不是自家的,管理积极性并不高,导致种下的茶树苗大量枯死。为此,茶园积极调整运作模式,由委托管理改为包产到户,并为村民提供茶树苗和种植技术,再统一收购茶青。如此一来,茶树种得越好,收入越高,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越强。园区的茶青收购价格也一直高于市场,平均每年可为每户农户增收3万多元。
“过去闲置的村活动室已改成茶叶加工厂,老百姓种了茶叶以后,在当地立马就能加工,带来非常好的效益。接下来,我们将鼓励老百姓扩大种植规模。”喜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如今,这个现代化的有机茶产业园,配套建设了节水灌溉、水肥一体、水保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成投运一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采取“党总支+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生产运营模式,提升了园区农业生产水平,实现了茶树育苗、种植、加工全链条本土化。
■以“茶”为媒融合发展■
“去年以来,许多游客都到这里打卡拍照,品茶、采茶、制茶,‘沉浸式’体验茶文化。”园区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园区深度挖掘茶叶多元价值,不仅带动茶农增收,还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如今茶园变景区、茶山变“金山”,且拖村以茶为主题打造的观光游、研学游,盘活了村里的闲置房屋,培育了多家民宿和农家乐,带动村民增收、农村发展、产业升级。
2024年3月,且拖村迎来了西昌市太和镇九龙小学的师生们。大家走进田埂间,认真了解茶叶采摘要领,分组参加茶叶采摘,沉浸式观摩体验手工炒茶技艺。参观茶叶生产车间,在浓浓茶香中,领略到了“茶文化”的醇厚魅力。
据了解,园区自2024年春节对外营业以来,成为了成都市、广州市、宁波市及周边城市学生寒暑假研学的目的地之一,进一步助力当地民宿产业加快发展,让乡村“美丽资源”转化成了“美丽经济”。
2024年5月,且拖村举行了首届采茶体验活动,旨在弘扬“茶文化”、打造“茶经济”、宣传“茶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活动包含采茶比赛、制茶体验、品茶、茶艺表演、民俗文化表演等众多精彩项目。活动中,游客与茶农积极互动,学习采摘茶叶技巧,在诗情画意的茶园中体验乡村游的乐趣。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围着手工揉捻茶叶的制茶师傅,用镜头记录着茶叶的传统制作技艺。
在农文旅融合中,从“卖茶叶”到“卖风景”再到“卖体验”,正是且拖村从“茶文化”到“茶经济”转变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喜德县还将在做好系统规划、做优产业文章、整合茶果特色、加强宣传营销、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拓展新业态,增强农文旅融合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