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要闻

警惕“免费”“返利”字眼!小心,这些骗局专坑老年人

来源 : 泸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 : 2025-04-03 16:08:06

“街头神药”“可以砍铁皮的菜刀”“免费领取的礼品”……这些骗局看似老套,但依然有很多老年人上当。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骗术变换着花样,专门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群体,即便不是面对面,也有老人因“客服诈骗”“养老金诈骗”“保健品骗局”“投资养老项目”“高息理财陷阱”等诈骗而上当。

那么,近期出现的哪些骗局是老人们需要警惕的?记者进行了整理。看似“温情攻势”下,老人更需要擦亮双眼,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承诺,避免陷入诈骗陷阱,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案例

免费领鸡蛋 引百名老人上当

近期,外地一起百余位老人上当的案例引发关注。该骗局中,一群陌生人向当地老人发放活动传单,在活动前两天,老人确实免费领取到了礼品:鸡蛋。后来的几天,活动的“福利政策”不断扩大,以开始时交钱的“高档产品”,结束后将钱全数返还为诱饵,刺激更多老人带钱到现场。到了第七天,当现场的老人们纷纷交了少则100元多则4000元后,5名工作人员以拿礼品为由,匆匆收拾物品驾车离开了现场,直到天黑也没有回来。此时,老人们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类似免费领东西的骗局在泸州也出现过。此前,泸州某养生馆门店通过送鸡蛋、米面等小礼品的方式,吸引大量老年人到店付费体验该店所售产品,但老人高价购买的这个产品只是普通食品。

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表示,此类“会销”主要针对老年人,利用听课、领礼品等方式,逐步对老年人实施消费欺诈,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其产品。

免费聚餐 诱惑老人购买“神药”

民警表示,骗子们还有各式各样的手段诱骗老年人入“坑”,比如免费领菜、免费聚餐等。

82岁的李先生接到电话,有人邀请他免费聚餐,还有免费的蔬菜可以领。聚餐中大家聊起一款“神药”,声称能治疗多种疾病,在市面上轻易买不到。组织饭局的人当场和药品生产方反复沟通,对方勉强同意再多提供一些。李先生掏钱买了一份,花了23800元。其实,这种“神药”未取得国家药品和保健品批准文号,其进价一盒只要200元左右。

所谓老人免费聚餐活动,都是骗子一手策划的。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都是骗子通过免费发鸡蛋让老人填写信息获取的。搜集到老人的联系方式后,骗子选好饭店包间,以免费领蔬菜、免费聚餐的理由邀请老人前往。他们还会请一些人作为“托儿”,为所谓药品的疗效作担保,并制造出药品十分紧俏的气氛,诱导老人掏钱购买。

民警表示,这就是一种“养生保健”骗局,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礼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神医消灾 老套路仍有老人被骗

“子女恐有血光之灾”“你家里有人身体不好”……近期,泸县有老人因为听信了陌生人这些话,被骗4900元现金。

泸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肖雅月介绍,在该案中,老人被一陌生男子问路,询问是否认识泸县“张神医”,带路还可以付带路费。得知老人不认识后,旁边另一男子表示自己认识且上班顺路可带,不需要带路费。两人边走边聊,还不时与走在中间的老人唠唠家常,没一会儿三人竟聊“熟”了。带路男将问路男和老人带到几百米远的一个巷子,找到了“张神医”。“张神医”通过观面相告知老人家里不太平,要避灾需要拿4900元消灾,“消灾”实现后,还可以一分不少拿回家,直到家里人发现被骗报警。民警查出问路男、带路男与“张神医”是一伙的,三人组团从自贡市包车来到泸县,利用“包治百病”“天降灾祸”“拿钱消灾”等封建迷信手段实施诈骗。

肖雅月介绍,以祛病消灾为名的诈骗是一种老骗局,此类诈骗多是结伙作案,利用老年人独自一人之机行骗。遇到这样的骗局,切记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随行去看所谓的“神医”,一定要堵住自己的好奇心。

这几类骗局擦亮双眼注意识别

●“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代办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

●“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黄昏恋”骗局:

“杀猪盘”的一种,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低价旅游”骗局:

不法分子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通过强制、诱导、捆绑销售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吸引其注册会员、预交费用等。

●“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手机诈骗”:

直接拨打手机电话编造事故迷惑事主进行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给事主冒充其朋友或让事主猜其是谁,在赢得事主信任后,假称在外地违法犯罪受到处罚或发生交通事故为由,请求事主汇款实施诈骗。

●利用网络虚拟电话电信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IP电话,尤其是利用“改号软件”技术将来电显示成金融、电信、政法等部门或者党政领导、事主的亲戚朋友的电话号码,骗取事主信任后,以事主电话欠费,身份资料被人盗用、事主的银行账户涉嫌犯罪为由,诱骗事主将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内实施诈骗。

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肖雅月提醒,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各种新闻、社区宣传栏、宣传手册、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确定的人员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需要银行转账,一定要警惕,多与家人商量,不要轻易汇款。同时,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

作为晚辈,要多关心家中老人,和老人们常联系多沟通,讲讲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的电诈类型,普及全国反诈热线“96110”,帮老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尤其是要多提醒或留意老人,如果发现老人有为晚辈转账汇款发信息或行为,一定要了解核对、报警咨询。如果老人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提供诈骗账号及电话。

记者 杨理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