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遂宁一直在路上。
营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更大力度维护合法权益;营造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更大力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近年来,遂宁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等方面,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做优城市环境,吸引留住投资客商。图为遂宁城市环境航拍。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 摄
从落实国家宏观扶持政策到制定地方帮助举措,遂宁坚持把政策“焦点”对准企业实际问题,精准组织实施助企行动,通过机制、服务创新帮助企业提效率、聚资源。这座连续4年获得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优秀”等次的城市,正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打造最优的“成本洼地、效率高地”。
明星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到遂宁经开区企业开展服务。全媒体记者 李四海 摄
遂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到项目施工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全媒体记者 梁惠 摄
国家税务总局射洪市税务局大榆税务分局工作人员走进盛新锂业开展税收宣传,助力企业厘清税收优惠政策。全媒体记者 何飞 摄
落实到具体行动,遂宁连续5年出台政务服务、法治保障、要素支撑等1900余项“小切口”改革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0条”“集成推动产业发展131条”等政策组合包的推出,推动营商环境从以“政务服务”为核心的1.0版本向以“控制成本”为核心的2.0版本转变,着力打造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让企业在宽松、优良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在安居区政务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专区,通过快捷办理,企业工作人员领取新营业执照和公章。全媒体记者 郑威 摄
当前,正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的“效率革命行动”正推动各行各业的办事流程、办事时间“极限瘦身”,政策集成式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压减企业投资时间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夯实经济发展基础,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围绕项目投资5个阶段,制定7类28项服务举措,全面梳理形成近500项全流程“效率清单”,项目审批和建设推进效率同比分别提升65%、50%。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与法院建立常态化的协作联动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启“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不见面办理模式。
市生态环境局优化审批程序,快速完成新绿洲纺织印染产业园项目的环评审批,较原时限缩短75%,为重大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图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查会现场。苏海棋 摄
不仅如此,数据释放发展活力,“项目通”平台将全市近8000个重大项目纳入监管,推动问题立即解决、速度及时跟进。“信用通”平台推动信贷审批用时平均减少2天,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用最实在的措施为企业发展“降压、松绑”,让遂宁成为最好做生意的地方。
“城市大脑”建设,打通为企服务“神经末梢”。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 摄
(全媒体记者 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