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润兆渔业熏鱼养殖基地。 受访者供图
开江大闸蟹。 洪瑜 摄
川南小龙虾。受访者供图
“四川竟然生产鱼子酱?”“身为本地人,我竟然不知道!”“好啊!四川有豆瓣酱和烤匠,没想到还有鱼子酱!”近日,四川鱼子酱借给“尔滨”的回礼成功“出圈”,四川网友却“破防”了。
其实,全球超12%的鱼子酱都产自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兆渔业”),其所占份额位列全球第二。
“实在没想到,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了。”1月8日,润兆渔业董事长李军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鱼子酱视频。他用“感到意外”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据了解,润兆渔业每年产出的鱼子酱达50吨,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供全球50多家顶级餐厅。在鱼子酱“出圈”后,公司也很快感受到了网友的热情,有不少国内的新客户咨询,收获不少新订单。
其实,不只是鱼子酱,四川虽是内陆省份,但水产业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鱼、虾、蟹……不同品种各具特色。
以成都平原为例,新津、眉山等地产出的黄辣丁、江团深受消费者喜爱,烫火锅、红烧……多种吃法不胜枚举,尤其是新津黄辣丁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口感风味更是受到消费者喜爱。另外,在雅安、都江堰等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三文鱼养殖业蓬勃发展,一口厚切三文鱼,受到更多消费者热捧。
在川南的宜宾、泸州、内江等地,以稻鱼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的“巴蜀鱼米之乡”建设正酣。当全国冬季小龙虾市场面临“无虾可买”时,生态绿色养殖的川南小龙虾将“坐飞机”飞向食客的餐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淡水澳龙在四川市场消费趋热,未来养殖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吃货们将品尝到淡水澳龙。
在川北达州,开江大闸蟹纵横市场,连年斩获有着河蟹界“奥斯卡”之称的金蟹奖。目前开江全县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2.6万余亩,但仅在产地周边市场就被一扫而空。
另外,以鲁班水库、升钟湖、白龙湖等为代表的生态渔业养殖区,通过“人放天养”产出的生态鱼,因生长期长、腥味小等特点形成“品牌效益”,售价通常高于同品种池塘养殖鱼类,但依旧受消费者喜爱。(记者 洪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