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县响岩镇清水村,是绵阳有名的“桃子村”。这里的蜜桃可南下广东、北上黑龙江、东进浙江、西达新疆,每年都会开启一场走四方的甜蜜旅行。在这里,蜜桃种植面积已超6000亩,带动全镇蜜桃种植面积超1.2万亩,全镇每年蜜桃销售超亿元。
从1996年种下第一批树苗至今,清水村桃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壮大等重要发展阶段,并成长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目前,清水村80%以上村民从桃产业中受益,全村人均收入超2万元。8月15日,记者走进清水村,与当地干部、产业发展带头人等交流,解析绵阳“桃子村”的产业发展路径。
起步
干群协力 蹚出新路
见到郭开林时,他正和妻子忙着在桃林中锄草。
这位产业发展带头人向记者介绍,清水村是典型山区村,林地多、耕地少,群众难致富。从1996年开始,清水村便有部分村民零星种植桃树。1999年,四川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后,全村才开始大面积发展桃产业。在村干部的引导、镇政府的支持下,罗绍友、郭开林等早期产业带头人开始种桃树。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清水村桃产业并非一帆风顺。“桃子能卖钱不?卖得出去不?”罗绍友回忆道。清水村党支部书记田永秀表示,让村民改变观念种桃树,本身便极具挑战。清水村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走进成都市龙泉驿、简阳等地参观,学习这些地区桃产业发展经验。田永秀还与村干部一起前往简阳等地购买优质桃树苗,希望帮助村里发展好产业。最艰难时,村干部将树苗放在村民家门口,希望大家出门时看见树苗种几株。
清水村最早一批桃林面积约200亩。2005年,这批桃树迎来收获季。村民们将桃子运往江油城区、绵阳城区摆摊叫卖,渐渐打开了销路。大量村民开始种桃,全村桃产业慢慢起步成势。
4年前,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陈栋曾前往清水村调研蜜桃产业。陡峭的山上、房前屋后、村道边等处都种着桃树,他受到极大震撼。
成熟
改良品种 畅销全国
穿梭于桃林间,郭开林提醒记者注意桃树顶部岔口处的疤痕,那是嫁接良种留下的痕迹。“你看这个桃子,个大、果肉离核、耐运输,市场反响好。”郭开林摘了两个“漏网”蜜桃展示。
产业发展,离不开好品种。过去30年里,清水村桃品种主要历经了4次升级,主要涉及“晚24号”“早甜露”“光战3号”“霸王脆桃”等品种。目前,全村已有 20 余个特色品种,如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武蜜桃。
7 月下旬白花桃率先登场、8月正五桃等紧随其后、9月中华寿桃压轴亮相……得益于独特的山区气候以及丰富的品种,清水村蜜桃成熟期可从7月持续到10月。此外,部分品种甚至可在冬季上市,可实现错峰销售,具有比较优势。
每年,以清水村为核心的平武蜜桃产量约4000万斤。采访当天,记者遇到了德阳水果商贩郭先五,这是他今年第5次来村里拉桃子了。他告诉记者,已连续10年来清水村拉蜜桃了,这里桃品质好、不愁销路。如今,依托完善的冷链物流,以清水村为代表的平武蜜桃,每年都为全国消费者送去“甜蜜馈赠”。
清水村已安装了先进的现代农业设备。裴玉松 摄
带动
示范引领 塑造品牌
清水村辐射带动周边村一起致富。响岩镇鹤亭村、大田村等地村民加入进来,形成全镇齐发展的新格局。
去年,以清水村为核心区域的平武蜜桃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绵阳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得到提升。
田永秀介绍说,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巧农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周边村民提供果林管护、技能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实现先富带后富。
平武蜜桃现代农业园区,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年,响岩镇在清水村等村举行“采摘节”“桃花节”等活动,打造“春赏花、夏摘果”的沉浸式休闲观光农业。
未来,以清水村为代表的平武蜜桃产业将走向何方?这些年来,陈栋团队十分关注清水村桃产业发展。他告诉记者,除了选育具有抗病、抗旱等特性优势品种外,平武蜜桃需要尽快塑造一个响亮品牌。“如果有好的品牌加持,平武蜜桃产业前景将更为广阔。”陈栋分析。
响岩镇党委书记鲁宇介绍,目前他们正不断提升“响韵”“清水蜜桃”等品牌知名度。同时,也将推动种植、加工、文旅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实现产业规模与效益双跃升,让水蜜桃成为农民致富的“金果果”。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