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要闻

赖明:挥动农业科技“魔法棒”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1-05-11 09:38:23

    密实的桑果压弯了枝条。

    赖明在查看桑果生长情况。

 

 

    近两年,一种桑果新品种进入消费者视野,奇特的外形和出色的口感,令其一推出便受到市场青睐。

    它外形细长,色如紫金,口感纯甜,果味浓郁,零售价达每斤20元仍供不应求。这种桑葚“新贵”名为“台湾紫金蜜桑”,是西昌民生生物工程研究所负责人赖明从台湾引进培育的新品种。

    除了台湾紫金蜜桑,赖明还引进培育了南瓜、百香果、藜麦、燕麦等大量优质新品种,并在凉山大面积推广,取得令人欣喜的综合效益。农业科技显然在赖明手中发挥出了“魔法棒”般的神奇作用。

    新品种桑果受热捧

    近日,西昌市中坝乡一处桑园旁堆放着十余个打包好的果篮,一位40岁左右,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正忙着在手机上翻看订单,并不时将发货消息传达下去。

    “这些货马上要发往成都,那边有超市和水果专卖店长期在我们这订货。”此人正是赖明,忙碌间隙,他对紫金蜜桑销售情况进行了介绍。果园所产紫金蜜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进行销售,零售价20元左右每斤,批发价也达到了10多元每斤,且供不应求。

    走进桑园,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密实的桑果压弯了枝条。有游客仰头采摘,不多时间,一根根黑亮的细长桑果便装满了手中的提篮。

    “是朋友介绍我来采摘的,第一次见到长这样子的桑葚,吃起来纯甜无酸、果味纯正,有机会我一定带更多朋友来采摘。”在朋友推荐下,孟先生专程前来采摘品尝紫金蜜桑,临走时,他将赖明添加为微信好友,并当即为成都的朋友订购了3件货。

    据了解,入园采摘是赖明销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客慕名而来,在品尝过紫金蜜桑后,往往会为他带来新的客户。赖明表示,下一步他准备把入园采摘的配套设施完善一下,提升游客的采摘体验。

    “你看,这一个芽头就能长出四至五个果子,再过二十多天,新长出的桑果就成熟了。”在一棵游客采摘过的桑树前,赖明指着带绒毛的嫩绿桑果说道。

    农业科技功劳大

    自产自销、供不应求,赖明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一切的源起,则来自他致力农业科研的成果和对年迈父母的体恤。

    赖明是西昌民生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负责人,数年前,他到台湾考察,引进并成功嫁接了紫金蜜桑,并通过品种改良,使之一年四季都能产果。看着父母年迈,难以从事传统农业生产,4年前,他决定在二老的几亩地上试种这一新品种。400株嫁接改良后的台湾紫金蜜桑在曾经种植莲白的4亩地上安了家。

    “紫金蜜桑是典型的‘懒庄稼’,人工上投入极少。一年到头,除了在修枝、下肥、采摘期请人帮忙外,其余时间父母都能轻松料理。而且,种这种果桑也很省肥料和农药,今年开春,我家这4亩多地就下过4包复合肥,一次农药也没打过。”

    谈及种紫金蜜桑的经济效益,赖明算了一笔账。家里的近4亩地亩产桑果1万来斤,去年线上线下销售利润达20来万,这其中,还不包含赖明在田边所育果苗售出的数万元收入,而全年肥料、人工等投入却不到4000元。

    惊人的投入产出比背后,是农业科技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与传统果桑不同,台湾紫金蜜桑全年产果,一年能采收6-8茬,实现四季全覆盖,丰产单株年产量达200斤左右,单果重12克,果品营养丰富,甘甜无酸味,糖度达20度以上。

    “通过4年时间的沉淀,从果树的生长和产果情况看来,这个品种的试种是成功的,下一步,我准备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户种上这个好品种。”赖明表示,紫金蜜桑的种植表现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其单株产量、果品品质都超过了原产地台湾。他认为,凉山的光热水土条件很适宜这一品种生长,这更坚定了他推广这一品种的决心。

    目前,赖明把桑园里种植的400株果桑作为母本进行果苗繁育,并以芽头为单位售卖果苗。看到他在紫金蜜桑产业上的成功实践,很多本地甚至外地的农户、老板都慕名而来购买果苗。去年,光是一位从山东大连来的客户就向他购买了8万多个芽孢的果苗。省内很多县市组织队伍,专程到桑园来考察,准备与他建立合作关系。

    梦想悄然绽放

    与赖明进一步沟通后得知,紫金蜜桑只是他引进繁育新品种中的其中一种,他掌握有22项农业专利技术,其中大部分都实现了科技成功转化。长年来,他如“魔法师”,一次次挥动“魔法棒”,不断展示着农业科技的“魔力”。

    他培育的百香果以20元一个的价格卖到了福建,他带到农博会上的两吨南瓜按个论价,销售一空,一炮走红。

    今年初,昭觉县梭梭拉打村的大棚里种出了好几百斤重的巨型南瓜,体积达10人圆桌大小,瓜苗正出自赖明的研究所。

    谈到南瓜,赖明再次打开了话匣子。据他介绍,他所负责的研究所保有88个优质南瓜品种的基因,这些南瓜品种不仅在凉山昭觉等县扎下了根,甚至推广到了凉山以外的十多个地区。

    赖明设想,“如果一个村庄种上一个品种,就能发展出88个品种的南瓜,每个品种的南瓜在成熟期、口感、外观、大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实现了同一产业的错位发展,降低了滞销风险。”

    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以来,赖明就怀着让农业科研成果多元、立体呈现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正悄然绽放。目前,赖明正在筹备建设南瓜基因库,并正着手打造占地30亩的展示平台,把自己的好产品、科研成果集中起来进行展示。此外,他要尽一切力量赋予平台农业科技孵化的能力,让更多农业科技实现成果转化,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贡献一份力量。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