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夏季高温期海水贝类养殖技术要点

来源 : 山东农业厅

发布时间 : 2024-07-10 16:18:04

    海水贝类养殖受高温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应对异常气候。

u=3581375128,599896783&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一、降低养殖密度,调整养殖区域

     贝类筏式养殖普遍存在养殖密度较大的现象,导致养殖区水交换能力差、有机物沉积多,夏季高温季节水质、底质恶化几率相应提高,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生物爆发的风险也会增加,尤其是海水深度较小的海区危害更严重,加之大部分贝类春夏之交繁殖后体质较差,夏季高温期容易出现死亡现象。

    可通过疏苗、提前售卖达标产品等措施适当降低贝类养殖密度,有条件的可将养殖贝类从近岸、浅水海域迁至离岸、深水海域,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夏季暴雨导致近岸海域尤其是河口海域盐度剧烈变化的不利影响。

二、及时调整养殖水层

    为保证扇贝、牡蛎等筏式养殖贝类的度夏安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下调养殖水层。筏式养殖网笼、梗绳上很容易附着杂藻、杂贝等生物,影响养殖笼内水体交换,降低筏架承受力,要及时清理、更换网笼、浮漂、梗绳等设施,去除附着生物。

三、加大监控力度,及时采取措施

    要密切关注养殖区环境和气候变化,有条件的应增加观测水温、病原等关键因素的频次,及时采取措施。

    扇贝、牡蛎等养殖中需要开展分苗操作的,要选取凌晨或傍晚时段进行,并用遮阳网遮蔽阳光,用新鲜海水流水冲洗,避免高温对贝类成活率的影响。

    滩涂贝类养殖区,尤其是坡缓、水浅区域,要密切观察滩涂贝类生长和存活情况,出现问题及时采取补苗等措施。分拣、分级、清洗等环节,应注意采取避光、降温等措施。

    缢蛏、硬壳蛤等海水池塘养殖品种,应注意及时调节水深,减少强光照、强降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并提前整理进排水设施,以便在高温、强降水等条件下可以及时调节水质、培养饵料生物,保障贝类的正常生长。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