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水稻养殖对虾技术

来源 : 惠农网

发布时间 : 2025-10-21 15:33:45

    虾稻共作是一个全新的池塘混养模式,以养虾为主,利用种植水稻来吸收利用养殖废物,减少养殖水体污染,降低各种虾病的发病率。

u=1063414389,3990117669&fm=3074&app=3074&f=JPEG

   1、稻田选择及工程建设

   (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藻方便的稻田,面积以1200—2000平方米为宜,底质为泥沙。

   (2)遮荫棚在离田埂1米处,每距3米打1桩(1.5米高),用毛竹架设瓜葫架,田埂边种瓜、葫,藤蔓上架起到遮荫作用。

   2、虾苗放养

   (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放苗前10—15天,进行稻田消毒,每667平方米使用生石灰50千克化乳泼洒。放苗前7天,注水50—8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食盐50千克化水均匀泼洒于田间。然后每667平方米施发酵人畜粪肥200—300千克。

   (2)虾苗放养虾苗必须经淡化处理,放苗时要试水安全无毒后方可投放虾苗:虾苗以体长1—1.5厘米的苗为好;放养密度为1万—2万尾/667平方米。争取在5月上旬以前放好苗。

   3、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虾苗放养后前10天,一般少量投喂虾苗专用饲料或不投饵。10天以后开始投喂虾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配合饲料要求蛋白含量30%以上),并搭配少量洗净绞碎的淡水杂鱼以及福寿螺,以增强白虾体质。日投饵量为虾总体重3%~8%。每天早、中、晚投饵量比为2:3:5。

   (2)水质调控养殖前期沟中水透明度保持25~40厘米,养殖中后期,田沟中水透明度保持35—6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保证有较高的溶氧。

   4、日常管理

   (1)每天早、中、晚坚持巡田,观察虾吃食情况和沟内水色变化,以确定投饵量和加注新水。

   (2)检查进出水口筛绢是否牢固,清除过滤物。

   (3)在水稻施化肥时,可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田间沟、环沟和暂养小池之中,然后施化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并为稻禾和田泥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4)施农药时要特别注意,采取正确的用药方法,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确保虾安全。施药时,先排浅田水,把虾诱赶到田间沟、环沟和暂养小池中,再打农药,待药性消失后,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

   (5)病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严格把握渔药的安全使用浓度,定期泼洒生石灰等。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