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

柑桔“石头果”要怎么防治?

来源 : 农业知识网

发布时间 : 2025-10-21 09:47:41

     柑桔“石头果”是由于树体缺素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是因缺硼而导致的“石头果”。基本上各地果园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柑桔果实的品质及产量。那么柑桔“石头果”要怎么防治好?

6518d6d62d211f71028be1940312023c-1351-

    柑桔“石头果”的主要症状

    硼是柑桔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当发生缺硼现象时,柑桔果实主要症状表现为:

   1、幼果期:常出现皮硬且厚、坚如石头的畸形僵果,且果面有赤褐色疤斑,俗称“石头果”。纵切幼果,近果顶处也有类似褐色的斑块。

   2、膨果期:果实上会产生黑点,并易在果皮处产生横裂或斜裂。

   3、成熟期:成熟果砂囊干瘪,渣多,无汁或少汁,果实难以食用。严重时,还会导致大量果实脱落,造成树势衰弱。

    柑桔“石头果”的防治措施

   1、增施有机肥

    每年冬季结合扩穴,大量增施有机质肥,如稻秆、腐熟粪便、麸类等。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均衡土壤营养,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硼的有效性。

    2、加强水分管理

    加强水分管理,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以防出现缺硼症。

    3、科学补充硼肥

   (1)土壤施用

   可以将硼肥混入人粪尿中,在树冠下挖沟施入,并盖上有机肥后,覆土。或者深翻改土,与有机肥混合施入。施用硼肥应该根据树龄、缺硼程度而定,幼年树一般使用量是10-20克,成年树是30-50克。一次施硼不能过量,避免发生硼毒。

   (2)叶面施用

    可在花前一周和开花期喷0.2%的硼砂液。对症状严重的或历年均有“石头果”症状的柑桔园,在春梢期、盛花期和幼果期要连续喷3次0.1%硼砂液。

    柑桔缺硼是很常见的,因此“石头果”现象也时常会发生,果实食用性降低不说,还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落果,造成园区严重减产,因此果农朋友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