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农气

初秋花生如何管理?

来源 : 农业科技报

发布时间 : 2024-09-09 17:04:17

        立秋过后,花生进入扎针结果阶段,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转化,是花生管理上最重要的时间节点。
  排除积水防烂果
  若雨水过多且田间排水不良时,易造成花生根系腐烂、茎叶枯衰,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荚果腐烂或发芽。因此,在后期雨水过多时应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以保证花生优质高产。

u=3006903104,3965422184&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
  遇旱浇水增饱果
  花生生长后期植株需水量减少,土壤的水分含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此期需水量虽少,但遇干旱天气根系易衰败,并引起顶叶脱落、茎枝枯衰,降低饱果率。因此,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时,要立即浇水,以保根护叶,提高饱果率。浇水时要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忌大水漫灌。
  根外追肥保顶叶
  花生生长后期需要的养分虽少,但对产量的形成和提高荚果饱满度影响很大。花生根系后期吸收能力减弱,从结荚后期开始,花生荚果有小拇指肚大小时,使用磷钾肥,可以延长茎枝上部4-6片叶的功能期,提高荚果饱满度。
  搞好“三防”促增产
  防徒长。对水肥条件好、花生生长旺盛的田块,可在花生大批果针入土时,每亩建议喷施喷必得控旺膨果剂。宜在下午喷施,避免重喷、漏喷,喷后8小时遇雨要重喷。
  防早衰。对于基肥施用不足或高产花生田,在花生生长后期喷施叶面肥是夺取花生优质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继续补充磷钾肥和硼肥,可增加下针数量,增加秕果数量,提高荚果饱满度。
  防病虫。由于花生生长后期降雨较多,湿度较大,要做好叶斑病、白绢病和虫害的防治工作。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