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之交,雨季开始之时,夹杂着泥土与青草芳香的斗鸡菇,就会陆陆续续地破土而出,成为餐桌上的山珍佳肴。
早上八点,记者在城区一号桥桥头看到,商贩忙着摆放、吆喝,行人也是络绎不绝,天未亮就出门捡斗鸡菇的农民朋友刚一到达市场,就受到商贩和周围群众的热捧,大家伙都想争先目睹今年最早一批斗鸡菇的芳泽。
斗鸡菇,菇伞形状独特,呈斗笠形,菇伞表面有多为灰色、白色和米黄色等,而其菌褶,在初期是白色的,随着成熟会逐渐变为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而菌柄部分相对粗壮,长度通常在3-15厘米之间,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这个假根的长度有时甚至可以达到40厘米,是斗鸡菇与地下白蚁巢相连的部分,也是其共生关系的一个直观体现,这让其在众多的野生菌类中独树一帜。
斗鸡菇对雨水条件极为苛刻,几乎无法人工培育,被称为“西部山珍”。收购斗鸡菇的商贩告诉记者,这最近几日雨水不多,收购的斗鸡菇数量也较少,只需再等一个月的时间,雨水更为充足,那时一天的收购量大约在100斤左右。(记者:左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