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耕春播气象条件影响预估
摘要:即将过去的冬季,盆地农区整体温度水平偏高,气温波动少,未出现明显区域性强降温过程;雨日和累计降水量均偏多,盆地大部农区无冬干影响,大部农区土壤墒情较适宜。进入3月后,随着温度回升,我省盆地大部农区将自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开展春耕春播工作。预计3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有四次降温降水过程,但降温幅度不大。4月上旬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天气需加以关注,各农区应根据气象预测优选播种时段,并结合天气变化做好田间管理。
一、前期气候背景分析
- 盆地整体温度水平略高于常年,且波动较平稳,强降温过程少。
入冬以来(2024年12月1日—2025年2月23日),盆地农区平均气温6~9℃,较常年正常略偏高0.5℃左右。盆地整体正常偏暖,气温少波动。截至2月23日,四川盆地区未出现常年冬季多发的区域性强降温过程。
- 大部农区降水偏多,未受冬干影响,土壤墒情较适宜。
冬季盆地大部农区降水偏多,累计降水大部在30~130mm,较常年偏多3成~2倍。雨日也明显多于常年,大部农区偏多8~24d。受益于频繁的降水,盆地大部未遭遇常年多见的冬干威胁。截止24日17时,盆地大部农区各层土壤湿度较适宜。
整体而言,入冬以来的天气气候条件有利于小春作物的积极生长,因此截止目前,小春长势整体较好,一二类苗较常年偏多。同时,偏多的降水和适宜的温度,也利于大春备耕。
二、未来天气影响预估
据气候中心预测,春季(3~5月)全省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月上中旬,盆地大部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较大;春季降水量分布不均,盆地中部发生一般性春旱的概率较高。预计3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全省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有四次降温降水过程,温度均略有下降。
对农业生产影响预估:
3月我省盆地农区即将自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进入春耕春播春管理的关键期。目前盆地农区大部各层土壤墒情较适宜,且预计3月无强降温过程,全省平均气温12℃左右,整体农业气象条件有利于小春作物开花灌浆,以及开展大春作物播种育苗工作。但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则易导致水稻和玉米的苗期遭受冷害,出现僵苗、烂秧等情况。
三、对策建议
- 合理优化播种时段,适时播种大春作物。
- 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可通过集中育秧、增施草木灰、地膜覆盖、喷施生物制剂等方式“避寒”。
- 春季回温较快,田间湿度条件较好,田间环境将利于小春病虫害发生蔓延,需积极做好相关防控工作,降低春季流行危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