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地参的种植方法

来源 : 惠农网

发布时间 : 2024-12-20 10:57:56

    地参,学名地笋,食用方法多样,可炒食、蒸煮、油炸或腌制,种植范围较广。地参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具有耐寒、耐湿、耐贫瘠的特点。

u=589040576,1178854195&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一、地参种植条件

1、气候条件

    地参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2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2℃。年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的地区较为适宜,夏季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地参的生长。

2、土壤条件

    地参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欢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7.5,土壤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70%之间。微酸性、沙性土壤尤其适合地参的生长,因为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茎的发育和养分的吸收。

3、光照条件

    地参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不能暴晒。选择遮阴稍重的生长环境会更有利于地参的生长,因为地参对光照有一定的敏感性。

二、地参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或土质松软、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整地时需深耕施肥,清理田间杂质,整平土地,开沟作畦。

2、播种

   播种前晒种,将种子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然后放入新高脂膜液中浸泡,以提高出芽率。南方全年可种,北方适宜在4月份左右播种,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

3、定植

   地参出苗后15天左右,幼苗长出6片真叶时可移栽。定植株间距约20cm,移栽时连同根系的泥土一起种植,保持土壤湿润。

4、田间管理

   定植后追施农家肥,主要以腐熟的粪尿为主,兑水后浇灌。定期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间每周施肥一次,并结合浇水进行。可喷洒地果壮蒂灵促进果实壮大,提高产量。

5、病虫害防治

    地参病虫害较少,但需注意地下害虫,可使用敌百虫灌根防治。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