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要闻

大水田村:山沟里长出“摇钱树”

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2-08-11 08:48:28

    大水田村满山遍野都种上了核桃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

    买锐 摄

 

    大水田村核桃加工厂的现代化生产设备。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昌宁 摄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昌宁

    以航拍视角俯瞰盐源县树河镇大水田村,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填满画面的绿,房屋与道路点缀、穿插其间,给人清新、有序的视觉感受。走进大水田村,这片绿呈现为密植在山坡、山坳,夹在村道两侧,簇拥着一幢幢小洋楼的核桃树,大水田村因而得名——“树上的村庄”。

    大水田村是润盐大地做强核桃产业的起点,也是盐源县打造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主要核心区。一探村庄发展史,能从与大多数农村趋同的发展轨迹里,找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勇于开拓、抢抓机遇的印记。从“但求温饱”到“我要致富”

    “那些年,老百姓思想保守,没文化、没技术,不敢走出家乡。大家互帮互助,维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大水田村党总支书记罗其云是土生土长的大水田村人,他清晰记得几十年前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状态。

    据罗其云介绍,过去,大水田村人均土地面积仅0.8亩左右,且分布零星,难以推广机械化耕作方式。所幸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好,老百姓只要愿意劳动就饿不着肚子。

    2001年,小山村的平静生活在几位“不安分”的村民“鼓噪”下激起了涟漪。“咱们村那些野核桃树一棵比一棵粗壮,听说通过嫁接能让这些核桃树结出壳薄肉满的果子,我们要不要试一试? 万一成功了呢?”“对,这是个好主意!”

    几位村民很快将想法付诸行动。通过村两委牵线搭桥,他们与县林草局专家搭上了线,在专家帮助下,大水田村开始了对野生高大铁核桃嫁接改良技术的探索。2005年,芽舌嫁接法在大水田村试点成功,培育出优质良种“盐源早”核桃。

    不久后,第一批“盐源早”核桃成熟下树,几位试种村民惊喜地发现,这种核桃不仅果壳易剥,而且果仁饱满、油分足、香味浓。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们将核桃运到临近乡镇的集市售卖,几麻袋还带着青皮的核桃很快被抢购一空。有商贩当即向他们索要联系方式,希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就这样,大水田村的核桃一炮而红,每斤价格卖到了14元至15元。然而,由于试种面积小,市场需求大,在村民眼中卖到“天价”的核桃却供不应求。先试先行的村民看到了改变生活的希望。

    成活率高、生长旺盛、成熟时间早、不歇年、不变异……“盐源早”核桃定植于大水田村后的数年间,品种优势得到充分验证,市场反响持续向好,老百姓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涨,核桃树成了村民眼中的“摇钱树”。

    特别是在2010年至2013年间,在盐源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大水田村掀起核桃种植热潮。很快,就连过去的荒山荒坡,也被勤劳的村民栽满了承载致富希望的核桃树。

    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水田村的产业转型升级并未停留在核桃种植与销售的单一发展轨道。在村两委引导下,村民们充分运用育苗和种植管理上的技术优势,在核桃产业发展上实现了多点开花。

    为了打开产销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大水田村构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良种和技术输出为抓手,建立了规模5000亩的“盐源早”良种核桃穗圃基地,培训组建了450余人的核桃嫁接专业技术队伍,每年通过穗条销售及外出提供嫁接技术服务,创收600万元以上。

    “当年,合作社收购农户培育的核桃苗,再统一销往云贵川渝等地,由于回报丰厚,所以老百姓们干劲十足。一年下来,每户光卖苗子就能有10万元左右收入。”罗其云讲述了大水田村村民靠着卖核桃苗迅速积累财富的历史。

    就在大水田村大量销售核桃苗的四五年间,每到3月中下旬,村上培养的四五百名核桃嫁接技术人员就全部出动,他们赶赴云贵川渝等地开展嫁接服务。脱贫攻坚进程中,大水田村还将技术人员中的佼佼者选派至全州17个县市,牵头开展核桃种植技术服务。这支队伍在助力省内外核桃园实现品种改良的同时,也成为了打响盐源县核桃产业品牌的一面面流动旗帜。

    良种核桃基本普及后,嫁接改良市场需求降低,然而,大水田村的核桃种植能手们却凭借扎实的种植管理经验,再次成为外地核桃种植户眼中的抢手资源。所以,时至今日,当地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们仍然高频出现在云贵川渝的核桃园。

    每到3月中下旬,每家农户留下一两人照看核桃园,其余村民悉数奔赴省内外核桃园开展管理服务。直至7月左右,村民们带着数月挣下的两三万元收入返回家中收售核桃,核桃售罄又再次外出务工。

    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村民们积累起不菲的财富,几乎家家都修起了小洋楼,买上了小汽车。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村民们纷纷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念书,当地家家户户都出了大学生,一些优秀的孩子甚至考入了名校。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截至目前,大水田村核桃种植规模达1.5万亩,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23500元。因有产业作支撑,大水田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先后荣获“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凉山州产业新村”“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殊荣,并被省、州、县评为“四好村”。

    在全州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水田村产业发展向着提质增效目标迈开步伐。2019年,大水田村成功创建州级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022年5月,该村核桃产业示范园区被评定为“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盐源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部署,也给大水田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水田村核桃生态园被列入3A级景区创建目标,创建工作正有序开展。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大水田村在产业多元发展、融合发展上精准发力。立足雅砻江河谷地带气候优势和村域海拔差异,大水田村分区域规模化种植青花椒、雪桃、樱桃、车厘子、枇杷等,力求实现四季都有水果成熟的目标,为发展乡村旅游夯实基础。

    今年,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核桃加工厂建成投产,高海拔村民小组通上了灌溉水,多个品类的水果采摘园如火如荼建设,老百姓的农家乐开张营业……大水田村,已呈现产业融合、农旅融合的发展势头。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