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

夏季蛋鸡绦虫病如何防治?

来源 : 农业科技报

发布时间 : 2024-07-18 11:01:36

      鸡绦虫病是绦虫寄生于肠道内,引起鸡粪便稀薄、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蛋重轻、畸形蛋增多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6-11月份多发。

u=3363100367,1657387367&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

     症状:青年鸡采食下降、饮水增加,体重增加减缓,鸡群发育迟缓,均匀度差。病鸡表现呆滞、羽毛蓬乱,冠髯苍白,消瘦死亡。产蛋鸡呈现消化障碍,消瘦贫血,鸡群互喙和啄肛现象增多。蛋壳颜色、硬度以及蛋黄颜色都变差,蛋也变小,产蛋量停止增长或明显下降。

     病因:鸡绦虫的感染与中间宿主密切相关,所以控制和减少中间宿主有助于预防绦虫。其中间宿主主要有蚂蚁、苍蝇(蝇蛆)、蛞蝓、螺蛳、金龟子等甲虫。

     预防:一是定期驱虫。60日龄青年鸡,120日龄初产蛋鸡,各驱虫一次。成年产蛋鸡,5月与8月各预防驱虫一次。由于夏秋季节是中间宿主苍蝇和甲虫大量繁殖季节,是蛋鸡感染绦虫的重要阶段,所以8月份驱虫尤为重要。二是加强预防。应经常清除鸡粪,进行发酵处理,以杀死孕卵节片中的虫卵。苍蝇开始繁殖季节在饲料中加入环丙氨嗪,抑制蝇蛆繁殖。

     治疗:一是每公斤体重用20毫克吡喹酮拌料,集中1次投服。5天后再用1次。每吨饲料添加鱼肝油500克,连用7天;二是用槟榔煎剂饮水。每公斤体重用槟榔粉1克加水煮成槟榔液,槟榔粉用量不能太大,以免中毒。用纱布滤去药渣,冷却后待用,一般服完药后2小时内开始排虫,持续1-2小时排完。用吡喹酮第二次驱虫后产蛋率开始恢复,20天后产蛋恢复正常。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