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夏秋季节草鱼谨防四病

来源 : 畜牧网

发布时间 : 2025-09-18 15:23:04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均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该"四病"严重影响草鱼养殖生产,务必引起养鱼户重视。

2023_1115_78202bbdj00s458o6004uc0015o00rsm

   一、出血病。该病是由呼肠孤病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病特点有三种类型:皮下肌肉充血的"红肌肉型",鳍条,鳃盖,口腔充血的"红鳍、红鳃、盖型",肠道充血的"肠炎型"。5-9月为流行季节。主要危害一、二龄草鱼种。

    防治:⑴对鱼种下塘前注射灭活疫苗,可免疫14个月不发病。同时也可预防烂鳃、肠炎赤皮病。⑵敌菌净0.5×10-6全池泼洒。⑶每天每50公斤鱼用水花生5公斤、大蒜和食盐各0.25公斤,面粉或糠1.5公斤制成药饵投喂,连续用5天。⑷出血平每50公斤鱼每天80克,连用3天,效果颇明显。

    二、烂鳃病。为鱼害粘球菌所致。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多,鳃丝腐烂带泥,严重者鳃盖中央表皮腐蚀成一个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组织出血、腐烂和崩溃。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⑴在发病季节,每20天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清塘消毒。⑵5-9月每月放茶麸及漂白粉1次,茶麸每0.067公倾用8-12公斤,可整块投放鱼塘深水处。漂白粉每次用1-1.5公斤。⑶每立方米水体用杀菌王0.3-0.4克或二氧化氯0.1-0.2克,兑水全池泼洒。间隔3天再用药1次。

    三、赤皮病。该病在拉网或运输过程中,鱼的皮肤受伤,被荧光极毛杆菌感染所致。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病灶处的鳞片脱落,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裂开,呈烂扇状。

    防治:⑴鱼放养前,用(5-8)×10-6的漂白粉洗浴(时间为30分钟左右)可杀死鱼体表病菌,达到预防之效果。⑵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1×10-6或五倍子(2-4)×10-6的浓度全池遍洒。

    四、肠炎病。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细胞。病鱼体黑,不摄食,腹部膨大,有红斑,肛门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剖检病鱼,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

    防治:可用鱼家乐-A拌面粉粘附在草上,每100公斤鱼用药量为100克,连用3天。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