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又是各项工作需要“总结”的时候,但雅安市雨城区大兴街道大寨村党总支书记李军却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疲于填报各种报表、记录和工作日志了。
11月20日,腾出手来的李军和村“两委”干部们商量,近期要把村里的困难群众走访一遍,同时再搞一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讨论,让大家多充电。
大寨村的变化源于四川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摘掉村(社区)不合理挂牌,为基层减负。
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的大寨村有户籍人口2361人,由于地处雅安市城乡接合部,这里抓发展、惠民生和保安全的任务较为繁重。过去,上级部门在村上挂了十几块牌子,并派下了十多项需要“留痕”的任务,每到年终,村“两委”干部们便在各种报表和总结材料中忙得不可开交。近年来,随着摘牌减负行动的实施,繁琐的程序性工作少了,大家也能腾出手来更好地服务群众了。
大寨村的变化具有代表性。村(社区)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过去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上级各部门常常在村(社区)挂牌子,“戴帽子”,不少村(社区)都要挂十几个牌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也因此不得不兼职当上田长、路长、河长、林长、交通劝导员等。开江县白云村党总支书记张雅莉告诉记者,白云村最多时挂了20多块牌子,村“两委”一共只有5名干部,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的她,最多时兼了8个职务。
“其实,无论是巡查道路、山林,还是及时上报各类新发现的问题,这些工作都是我们日常要做的。但挂了牌子后,还要做各种巡查记录,填巡查表格,年终还要写总结。”张雅莉告诉记者,摘掉10余个牌子后,为大家节约了近三分之一的精力。
“四川有村(社区)34000多个,数量居全国前列。”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帮助基层减负,过去五年四川出台系列举措,系统治理基层“小马拉大车”顽疾,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清理村(社区)内外部挂牌,只保留涉及基层党组织、村(社区)委员会、集体经济和村(居)民监督委员会等必要的牌子。“十四五”期间,四川已为村(社区)摘掉20余万块不合理挂牌,通过摘牌减负,大幅提升了村(社区)的群众服务效能。
记者 樊邦平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