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要闻

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稳稳托起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来源 : 遂宁新闻网

发布时间 : 2025-07-11 15:11:09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紧系民生。食品安全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尺,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体现着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市民的诚信。

  翻开市市场监管局的食品安全答卷,一连串数据彰显治理力度:24家“专精特新”小作坊提档升级,肉制品专项行动罚没伪劣食品1203公斤,校园餐溯源平台覆盖39万批次食材……今年以来,遂宁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源头治理、过程监管、闭环管控三大防线,稳稳托起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为市民讲解如何识别假冒伪劣产品。

  源头治理

  小作坊变身“正规军”

  在船山区某卤菜作坊,消费者站在店外透过玻璃隔墙就可查看卤肉制作全过程——这是全市“专精特新”培育工程的缩影。按照《遂宁市“专精特新”食品小作坊培育工作方案》,我市将通过23项标准化指标,让80家小作坊逐步升级为“阳光作坊”,首批24家已通过验收。在4月召开的现场会上,白酒、豆制品等样板作坊展示的“标准化”,正成为行业新标杆。

  “全面贯彻《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食品小作坊管理办法》等法规规定,持续深化全市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我市计划培育“专精特新”小作坊80家,充分发挥行业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全市食品小作坊转型升级。

现场核查企业原料采购情况。

  针对群众关切的肉制品安全问题,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于今年4月启动了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采取“链式打击”策略:生产端核查原料采购记录,流通端紧盯城乡接合部冻库,餐饮端突查网红餐厅食材溯源,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肉制品。

  截至目前,已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322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073处,监督抽检128批次,问题产品2批次;立案查处26件,罚没金额4.95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源线索1件。其中,船山区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联合查办的一起制售假劣肉制品案件,更被国务院食安办列为典型案例。

  ‌过程监管

  农村市场“大扫除”‌

  “你这个配料表未含‘冬虫夏草’成分,就不应该有这样的标志来误导消费者……”2025年4月8日,船山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某食品经营部的食品会销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店销售的御帝福®藏秘虫草酒存在标签问题:外包装标示“冬虫夏草”图像,但配料表未含该成分。经查,当事人于3月24日购进该酒600瓶,已销售13瓶。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三项规定,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山寨饮料”“三无腊肉”曾是农村集贸市场的顽疾。在今年3月启动的农村假劣食品专项整治中,我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供应农村的批发商和小作坊,对农村消费量大的肉类及其制品、大米、食用油、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地方特色食品及散装食品等进行了重点整治。

  “我们印发了《遂宁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整治行动相关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整治行动主要针对生产经营中的无证经营、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的假冒食品;食品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模仿其他品牌的侵权“山寨食品”;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的“三无”食品;以次充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原料掺杂使假、非法添加的劣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

  记者了解到,针对此次农村市场“大扫除”,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实地检查达到6023家次,组织开展农村地区食品抽检217批次。整治中,发现风险隐患当场整改到位的1264家次,责令限期整改的110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72起,收缴假冒伪劣食品1203.02公斤。

  闭环管控

  校园餐装上“安全锁”

  春季开学后,3月12日一大早,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便来到遂宁中学高新学校,对“遂心食安——大宗食材溯源监管平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平台覆盖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确保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实时监控食品安全风险,及时预警。”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监管执法组组长肖睿介绍,该平台将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中用餐单位,以及大米、食用油、肉类、鸡蛋等大宗食材供应商纳入平台在线监管,可在线精准查询供应商相应资质和各批次原材料检测报告。

强化食品标准备案跟踪评价。

  “遂心食安——大宗食材溯源监管平台”是我市推动校园餐闭环管控的举措之一。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我市先后出台了《遂宁市中小学“校园餐”管理标准(试行)》《遂宁市学校食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指南》,对校园食堂经营模式、食材进货渠道、营养配餐建议、膳食经费管理、加强社会监督、食材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范,进一步推动“校园餐”标准化。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部门还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共排查中小学校食堂1068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240个。与市教育局建立联合督查机制,会同市纪委、市委绩效办等部门开展随机抽查,已随机抽查全市学校食堂24家、国有平台食材供应商10家。

  开门抽检

  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瓜子能不能检测?”“这是我刚从超市买的肉,请帮我检测一下。”6月15日,由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的食品安全“你送我检”活动在万达广场举行,许多市民将刚买来的新鲜蔬菜、水果、牛肉、馒头等食品送来进行现场检测。

  市场监管部门紧盯老百姓“天天买、顿顿吃”的一日三餐食品,创新性地开展“你送我检”活动,由老百姓自己将他们关心的食品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并获得检测结果,让老百姓对自己一日三餐食品状态有切身感受。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展11期“你送我检”活动,对群众送检的1050批次样品进行检测。

  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紧扣民生热点,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车开进商圈等地,开展了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你点我检”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创新构建‘你点我检’四位一体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全媒互动、智慧服务和节庆融合,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样板。”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以“遂心食安”品牌建设为抓手,构建“电视专栏+新媒体+线下活动”立体传播体系。电视专栏《市场连万家》播出5期,线上投票参与量达1.9万人次。“针对农村、养老院等场所开展十余场主题活动,重点解决食用油、乳制品等5类民生关切问题。”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遵循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媒体记者 蒋制涛)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