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近日,2023年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汉源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花椒产业知名专家、学者,产业链相关企业、全国花椒主产区企业代表、“花椒之乡”代表等100余人相聚汉源,共商花椒产业发展新方向,共同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端
产能过剩 供大于求提前到来
“我国花椒产业存在盲目发展、产业基础薄弱、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会上,花椒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魏安智指出当前我国花椒产业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
近年来,我国花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花椒产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目前,全国花椒种植规模达 2500万亩,产量达57.4万吨,年总产值达400亿元。
“长远来看,花椒市场已经迎来供大于求的局面。”魏安智介绍,近两年消费市场疲软,产量增加速度远超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导致这一趋势提前到来。供求关系的失衡,暴露出花椒产业盲目发展、忽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运行趋势,魏安智认为,近几年花椒市场行情走势是这一趋势的直观注脚,2018年因雪灾导致花椒产量跌至低谷,花椒价格随即到达顶峰,之后,花椒产量一路攀升,花椒价格则逐年下滑。
“总体来看,今年花椒是丰收年,挂果面积较去年增加15%,总产量将突破60万吨,较去年增加3万吨。”魏安智分析,今年全国花椒产地或都将面临销售难的问题。
产地端
破解采摘难 研发无刺少刺品种
“花椒品种遗传改良,培育少刺或无刺品种势在必行。”四川省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陈善波表示,由于花椒主干、枝条和叶片均密生皮刺,果实采摘困难,采摘人工成本高昂。即便机械化辅助采收,成本依然高昂。“在汉源,花椒采摘人工成本占到花椒收购价近一半。”
皮刺少了以后,花椒味道有什么变化?陈善波针对这一种植户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少刺藤椒优良品系在皮刺减少的情况下,果实挥发油含量并未随之减少,甚至比常规藤椒略高。“真正影响挥发 油 等 物 质 形 成 的 是 砧木。”他补充说。
据悉,目前国内无刺花椒主要来源是国外引进和自主培育,一方面从日本引进无刺花椒,一方面从本地乡土资源中培育少刺、无刺花椒,如汉源无刺花椒、金权无刺花椒等。
产品端
发展精深加工 打造标准化
“随着供大于求趋势到来,花椒深加工产业有望迎来发展契机。”魏安智说,以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鲜花椒经收购后往往经过简单粗加工后,就直接流向市场,深加工企业常常缺乏加工原料。
“深加工产品要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花椒中可供利用的主要是挥发油和酰胺类物质,其中挥发油决定香气,酰胺类决定麻味。”四川五丰黎红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学权认为,同时也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随着饮食消费需求升级,花椒加工产品逐步要向标准化、复合化、定制化趋势发展。
近年来,花椒药用价值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副教授彭伟介绍,花椒挥发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花椒药用提供了思路。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四川市场监管系统(标准化)专家库专家万春美表示,汉源花椒通过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汉源花椒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并且,通过标准内指标的限定,让市场监管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