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要闻

【达州】达州“十四五”水利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发布时间 : 2025-10-31 12:57:57

水脉连民心,工程惠民生。“十四五”期间,达州锚定“固本强基筑体系”目标,以重大水利工程为抓手,持续完善防洪排涝、城乡供水基础设施。从解决群众饮水难题到大中型水利工程加速建设,再到守护群众安宁的防洪治理工程,一个个水利项目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安全屏障”。

  一库清泉润民心

  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金秋时节的万源市官渡镇,寨子河水库的清澈湖水与苍翠群山相映成趣,输水管道如银色纽带,将优质水源源源不断输送至万源主城区的千家万户。“寨子河水库修了过后,对我们老百姓有很大的好处,水很充足,水库修在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市民黄培玠的话语,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共同心声。

  这座以城市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人畜供水的中型水利工程,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达20.3平方公里,总库容1190万立方米。2017年4月枢纽工程建成后,经过两年调试及渠系建设,2020年1月实现稳定供水,彻底终结了当地群众饮水难的历史。

  “我们建立了水位实时监测、水质定期检测的双重保障机制,每天安排专人巡查输水管道,确保供水稳定。”寨子河水库管理所副所长潘德红介绍,目前水库不仅满足主城区用水,还能兼顾周边5000多亩农田灌溉,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建设热潮涌巴渠

  重大工程加速攻坚

  在寨子河水库持续释放民生红利的同时,达州在建水利项目同样热潮涌动。宣汉县土溪口水库建设现场,混凝土运输车、平仓机、振动碾有序运行,施工人员正加紧进行大坝混凝土浇筑,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优化了施工工艺,采用大坝整体分区分块作业方式,左右岸同时开展碾压混凝土施工,中部表孔同步进行钢筋绑扎,这样不仅效率更高,还能有效避免因一次性浇筑体量过大导致温度裂缝,确保我们的施工质量。”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土溪口水库工程项目部现场质量负责人周群力说。

  作为“十三五”时期启动建设的全国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土溪口水库是达州首个大型水库工程,大坝高132米,控制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总库容1.6亿立方米,不仅能将渠江流域防洪标准显著提升,还能通过5.7万千瓦装机发电,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电力支持。

  “目前大坝浇筑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坝体高度达到108.4米,距离132米的设计高度越来越近,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实现大坝封顶。”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土溪口水库工程项目部现场生产负责人邢飞表示。

  与土溪口水库同步推进的,还有位于达州市东部经开区的斑竹沟水库。这座以农业灌溉和人畜供水为核心功能的中型水库,目前枢纽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灌区工程正加速推进。“我们采取枢纽与灌区同步施工的策略,组建了专项工作组盯紧关键节点。现在灌区渠道开挖和衬砌完成了80%。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渡槽、隧洞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在2025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施工,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达川区斑竹沟水库建设指挥部现场管理负责人罗国兴说。工程建成后,可解决安仁、麻柳和亭子3个乡镇5.68万亩灌溉用水及13.36万人口供水问题,为当地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筑堤护河守安宁

  生态防线愈发坚固

  水利建设既要“储水”,更要“护水”。走进开江县南河防洪治理八庙段,宽阔平整的河道蜿蜒伸展,崭新的防洪堤坚固挺立,两岸绿植成荫,形成了防汛通道、生态河道、景观廊道“三道合一”的格局。

  “以前没有修河堤的时候,每次下大雨河水就经常涨水。现在修好了,河水也没涨水了,我们住在这里也很安全。”开江县八庙镇八庙社区居民杜有娟的安心,源于这项民生工程的守护。

  开江县南河防洪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15.6公里,总投资1.21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把南河防洪标准从原来的3-5年一遇提升至10年一遇,能有效提高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改善城镇水环境,并彻底解决河道淤积、行洪能力下降等问题。

  水网织就发展梦

  未来图景愈发清晰

  从水库建设到河道治理,从饮水安全到防洪保障,“十四五”期间,达州水利建设交出了亮眼答卷。数据显示,全市累计争取中省水利资金83.56亿元,连续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更是以14.59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启动实施各类水利工程250余项,完成投资170.5亿元。

  其中,土溪口、固军2座大型水库提速建设,8座中型水库完成枢纽主体工程,88个河道治理项目守护298.18公里河岸线,176座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恢复蓄水2.64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2024年排名全省第一。

  站在新起点,达州水利建设蹄疾步稳。如今,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已列为“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A类项目,6座拟建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一张覆盖全域的现代化水利保障网,正为达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刘强  杨鹰  李彦达)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