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遂宁市船山区第四人民医院智能化康复中心开始试运行。该中心是四川省首批50家智能化康复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是遂宁首个建成启用的智能化康复中心,标志着遂宁康复医疗服务迈入“智慧化”新阶段,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专业、便捷的康复服务。
市民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标杆性项目,深度拓展康复服务领域,创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服务模式。”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配备各类康复设备60余种,核心“智能康复港”集成上下肢康复机器人、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智能情景互动系统等前沿科技产品。同时提供拐杖、助行器、颈托等26种基础辅具,构建起集评估、训练、辅助于一体的全方位智能康复平台。

康复设备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该中心现有14名专业医护人员,包括5名中医医师、3名临床全科医师、3名康复治疗师和3名康复护士,形成中西医协同、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团队,可为患者提供全周期、个性化康复管理。
据了解,该中心依托“智慧互联、数据互通”的技术框架,可为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量身定制康复方案。服务内容涵盖精准评估、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训练及中医调理等类别,实现从功能障碍评估到康复干预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这里不仅是智慧化的康复空间,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驿站。”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医院将依托该项目提供门诊、住院、社区及居家等多种形式的康复与助残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康复远、康复难、康复不精准”的痛点。
据悉,近期,市河东新区慈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能化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将进一步织密遂宁智慧康复服务网络,助力健康遂宁建设迈上新台阶。
(周姿彤)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