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来源 : 耕种帮种植网

发布时间 : 2025-07-22 11:23:31

     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均有分布。

u=3788568032,335609798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生长习性

     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又耐热,早春地温1~2℃时即可萌发,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5℃,30℃以上发芽缓慢,叶生长最适温度为20~22℃。

     栽培技术

     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15℃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种子在土壤温度15℃左右时发芽较快,在25-30℃以上时,发芽慢,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

      田间管理

     蒲公英的抗逆性很强,稍加管理就会生长良好,应根据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及选用的品种进行具体的温度、光照、水分、肥料、中耕除草等管理。

     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力强,如有蚜虫危害,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00倍液喷雾防治。软化栽培为了增加可食性,常采用软化栽培这一技术。方法是蒲公英萌发后,进行沙培,每次铺1厘米厚的细沙,待叶片露出地面1厘米后,再一次进行沙培,依次进行沙培4-5次,于叶片长出沙面8-10厘米,连根挖出、洗净,去掉须根,即可上市。

    收获

     在每年夏秋季节,植株开花前割取全草,晒干入药。生长两年后秋末,挖出根茎晒干入药。做菜用可适时采收加工。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