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要闻

农牧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基底稳固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发布时间 : 2025-05-19 17:39:53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得益于日照足、温差大、生长周期长等有利因素,阿坝州农产品口感鲜美、风味独特;秉持绿色生态优势,阿坝州畜产品肉质细嫩,富含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一直以来,阿坝州农畜产品备受各地消费者青睐。如何持续抓住消费者味蕾、留守消费者餐桌,将优质农牧产品做大做强、做精做深,阿坝州从未停止探索。

近年来,阿坝州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全州拥有麦洼牦牛、三江牛等优良畜禽品种11个,汶川甜樱桃、阿坝黑青稞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茂汶苹果、若尔盖藏绵羊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4个。

如今,阿坝州“大基地、大园区、大企业、大品牌”建设成效凸显,农牧产业质效双增,乡村振兴基底越来越稳固。

科技人才支撑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马尔康夏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而在全国,马尔康夏繁基地影响力逐步扩大,“南繁三亚·夏繁阿坝”种业IP已然打响。

科技兴农,科技强农。马尔康市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全面深化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合作,采取“科研单位+企业+平台公司+村集体”模式,大力建设集科研育种、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品种繁育中心。目前,马尔康夏繁基地核心圈层达700余亩,已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20余个专家团队入驻。

马尔康夏繁基地的“成长之路”正是阿坝州以科技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阿坝州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科技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活创新动力,在“三农”领域深耕细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小金苹果,是一种独特味道,更是一个“窗口”,树立了小金县乃至阿坝州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一个小小的苹果,它成长成熟的背后,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大力支撑。小金县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建设科技创新转化平台,重点围绕小金苹果种植关键瓶颈技术需求,在联合技术攻关、共建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探索“一个高端人才或团队+一户落地签约企业+一个人才基地”模式,引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建设专家综合工作站,以“园区+科研院所”“互联网+实地”等方式,每年定期开展苹果种植关键技术培训,大力培育本土种植技术人才。

牧区草地县阿坝县大力发展青稞产业,建成全省首座“青稞科技小院”,配备20多种科研实验设备,为青稞产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通过智能监测站、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现代化科技装备,对青稞种植进行精准管理。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阿坝发展万象新,科技助农的故事在阿坝州不断上演,科技明灯照亮阿坝州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产业集聚成势擦亮“净土阿坝”金字招牌

万物生长,播种希望。近日,行走“中国甜樱桃之乡”汶川县,果农忙着打理果园,欢声笑语在山谷回荡,致富希望在枝头萌芽、开花、结果。

近年来,汶川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以甜樱桃为核心的特色水果产业,种植甜樱桃2.74万亩,培育标准化果园12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3个。

为拓宽甜樱桃等特色水果销售渠道,汶川县培育本土电商企业38家、微电商3000余户,建立三级物流快递配送体系;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建成冷链集配中心1个、冷链库68座,有效解决水果集中成熟、集中上市易腐坏问题。

小小甜樱桃做成大品牌,汶川甜樱桃提升了品质,打开了销路,赢得了先机,成为阿坝特色水果的靓丽名片,擦亮了“净土阿坝”金字招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阿坝州持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县有标识、乡有特色、村有亮点,特色农牧产业遍地开花。

红色草原畜牧腾飞——红原县依托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建设,以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为核心,打造国家级麦洼牦牛原种场、麦洼牦牛选育场、国家级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和乡土牧草生产扩繁基地。目前,红原县已建成麦洼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17个、优质饲草生产基地11个。

高原小城以“小”见“大”——壤塘县将小香菇发展成农牧民增收“新引擎”,引进优质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食用菌种植,在蒲西、宗科、石里、吾伊、茸木达5个乡镇发展庭院食用菌种植127户。

“理县大白菜”“松潘贝母”“金川雪梨”“九寨沟刀党”“黑水色湾藏香猪”“卡子核桃”……一批批以县、乡、村命名的特色产业纷纷涌现,“净土阿坝”农牧产品与阿坝美景、藏羌文化一道,打开阿坝高原对外新“窗口”。

下一步,阿坝州将加快建立“净土阿坝”农特产品标准体系,重点培育红原牦牛、阿坝中蜂、金川雪梨等8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打造甜樱桃、牦牛、黑青稞等十大产业基地,筑牢现代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