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

蛋用鹌鹑的养殖技术

来源 : 畜牧网

发布时间 : 2025-09-05 11:50:59

     鹌鹑通常喜欢温暖且干燥的生活环境。当气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其产蛋率会明显下降。而它们产蛋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0-22℃。

b112ada3966876e24b10aa0cb45cdc9a

    一、种鹑的繁殖

    1.种鹑的选择

     选择种鹑时,无论公鹑还是母鹑,都应挑选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公鹑的肛门上方红色球状物(精包)应大而鲜红;母鹑腹部容积要大,耻骨游离端与胸骨后端间距约三指宽,左右耻骨间距约两指宽。公母种鹑按1:3的比例合笼饲养,进行自然交配。

    2.孵化

    选择产出一周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将钝头朝上置于25℃的室内预热6-8小时,随后开始孵化。孵化管理要点如下:

    温度:孵化过程中应遵循“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则,一般保持在38-39℃之间,同时根据孵化季节、外界温度和胚胎发育状况灵活调整。

   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出壳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

   通风换气:胚胎对氧气的需求前期较少,后期较多;冬季较少,夏季较多。孵化前8天要定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

   翻蛋:从种蛋入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4-12次。

   凉蛋:打开孵化箱门,降低蛋温,每次凉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用眼皮试温稍感凉意即可。

   验蛋:第一次验蛋在入孵后5 - 7天进行,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第二次验蛋在入孵12-13天进行,淘汰中死蛋。

   出雏:孵化15天时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二、雏鹑的培育

   1.保温

    育雏温度:第1-6日龄37-36℃。第7-14日龄36-35℃。第15-20日龄34℃。20日龄以后每天降1℃,降至27℃时不再使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的常温下饲养。育雏保温设备可选用育雏伞、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作为热源。

    2.饮水

    雏鹑出壳24小时内开始饮水。雏鹑放入育雏器内安静下来后即可饮水,最初可饮用0.01%高锰酸钾水,之后改饮凉开水。一旦开始饮水,便不能中断。

   3.喂料

    雏鹑饮水后1小时即可开食。1-3日龄喂开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

    对于不会采食的雏鹑,可将饲料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轻轻敲打诱导其采食。雏鹑料配方: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1-7日龄每日喂6-8次,之后逐渐减至4次,保证不断料、不断水。

    4.密度与光照

    平养育雏密度为第1周龄120-150只/平方米,2周龄80-100只/平方米,3-4周龄60-80只/平方米。保证鹌鹑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采食、饮水及生产性能。一周龄24小时光照,一周龄后14-16小时光照。

    5.精心管理

    定期观察雏鹑的状况,检查温度、湿度和换气是否合适。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公母分群在3 - 4周龄进行,疫苗接种或驱虫在4周龄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三、成鹑的饲养管理

   1.饲喂

   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设砂槽和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饮用。蛋用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粉47%、豆饼33%、鱼粉10%、麸皮4%、骨粉1%、槐叶粉5%,每100公斤饲料加入硫酸锌10克、硫酸锰15克。

   2.温度

   成鹑产蛋的适宜温度为20-22℃。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饲养密度或采取生火炉等措施来保持温度。

   3.光照

   在产蛋期间,光照至关重要。一般光照时间为16-18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早、晚补充光照。

   4.日常管理

   注意笼舍清洁卫生,定期对料槽、水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时拣蛋。观察鹑群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治疗,保持鹑舍安静,做好日常记录。

转载请注明 “来源” : 四川农村信息网
相关信息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80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

蜀ICP备11018099号-1 

业务咨询电话:028-87360982

E-mail: 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