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8时到5日8时,德阳市西部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西部山区、沿山区暴雨,部分时段局部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500毫米以上站点2个,250到500毫米站点57个,100到250毫米站点50个,50到100毫米站点17个。累计雨量(毫米)最大为绵竹广济熊猫国家公园545.1,最大小时雨强绵竹汉旺拱星87.8,德阳市降雨量较大的点位还有:绵竹清平干沟横洞505.9、绵竹清平棋盘465.5、什邡蓥华大坪工区442.9、什邡蓥华石门436.3、什邡蓥华红松一级电站411.9。上游部分地方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毫米)较大的有都江堰龙池联合549.6、安州区高川大光包521.3、北川坝底岭岗500.9、彭州龙门山红房子450.1。预计未来一周德阳市多阵雨,其中8日前后东部部分地方大雨到暴雨。
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垒水河发生2次超保洪水,石亭江发生超警洪水,其余各主要河流及中小河流出现两轮明显洪水过程。具体情况为:垒水河调元站4日6时30分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洪峰水位528.24m,超过保证水位0.17m,水位最大变幅3.26m;垒水河调元站5日1时30分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洪峰水位528.07m,超过保证水位0.00m,水位最大变幅1.97m;石亭江高景关站4日3时35分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洪峰水位702.70m,高于警戒水位0.22m,相应洪峰流量1150m?/s,水位最大变幅3.10m;凯江罗江水文站洪峰流量703m?/s,水位最大变幅3.55m;湔江牛栏堰水文站洪峰流量1400m?/s,水位最大变幅3.53m;绵远河汉王场水文站洪峰流量839m?/s,水位最大变幅3.30m;射水河板桥水文站洪峰流量132m?/s,水位最大变幅2.18m;青白江三水水文站洪峰流量591m?/s,水位最大变幅2.09m;其余各河流水位变幅均在2.0m以下,未超警。
7月1日至5日,德阳市先后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期、黄色预警1期;山洪蓝色预警1期、黄色预警2期;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3级预警2期、2级预警1期;地质灾害黄色预警3期。德阳市市长黄朝阳、常务副市长李江波到市指挥中心坐镇调度指挥,传达省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对应对本轮强降雨过程作出安排。副市长王宏连续3日组织市县两级防指开展防汛联合集中值守,随时研判雨水情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工作举措落实情况。经会商研判,德阳市于7月3日19时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什邡市、绵竹市、广汉市分别于7月3日18时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气象、水文、水利、应急、自规、交通、文旅等部门各司其职,指导什邡市、绵竹市成功应对了本轮强降雨过程。
省、市、县防汛防地灾综合督导组按督导方案下沉一线,检查基层值班值守情况和预警信息、调度会商信息接收情况。
所有情况正常,相关责任人均到岗履职。全市发布预警信息约171300条次,市防办点对点喊醒叫应,提醒相关责任人到岗履职。7月1日8时到5日8时,德阳广汉、什邡、绵竹长期转移避险1083人次(山洪491人次,地灾592人次),本次临时转移避险2779人次(山洪1265人次,地灾1514人次),合计共转移3862人次(山洪1756人次,地灾2106人次),劝返游客、戏水、野钓人员1521人,在建涉水工程人员撤离87人。全市共派出巡查队伍2422支8338人次,巡查点位2660处。全市城镇168处低洼易涝地带、35处在建工程、40处旅游景区、46处网红耍水地、26处交通受威胁薄弱段、965处其他点位均已采取巡查排查管控措施。
截至5日8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因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总损失约4967.57万元,其中,绵竹直接经济损失为3285.04万元,什邡市1592.53万元,广汉市90万元。绵竹15处河道堤防受损2400米,沟渠、支渠受损15处,共计5272米,堰塘受损1处,省道13处路面塌方长度共计380米,县道3处路面塌方长度共计45米,受损乡道(村道)共计5761米。广济镇溯溪营地水毁,绵茂公路金鱼嘴隧道口出现小面积垮塌,金西路落石、一号公路部分地段有垮塌,已采取封控措施进行交通管制。广济镇云盖村2组一处民房后突发山体崩塌,约2立方米的落石造成房屋损毁;什邡湔江、石亭江堤防水毁约10段1445米,渠道损毁9处895米,道路损毁52米,供水管道损失640米;广汉市石亭江堤防受损3处约60m。全市部分山区道路出现零星落石及树木倒伏现象,个别低洼地段出现短时积水,由于人员转移避险及时,全市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7月5日8时30分,本轮强降雨过程趋于结束,经研判,德阳市防指终止了四级防汛应急响应。(供稿、图:德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信息来源:四川新闻网)